English

千万不能输在心态上

2009-06-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他的眼里没有差生,他曾让全班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北大;

他被誉为“高考战神”,考前面对面辅导2小时,学生一般就能提高20分;

他带的一个复读班,83个学生100%考上大学;

他的寥寥数语就能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结,被许多学生家长当成“救命稻草”......

我在山东期间连续当过五年的复读班的班主任,到1993年,我带的那个班一共有83个学生参加高考,百分之百地考上大学,在山东省轰动一时。因为当时山东省的高考录取率是很低的,我教的又是一群落榜生。

为什么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都能考上大学呢?我认为这和我对他们的心态调整有关。

第一,我非常理解他们,理解就能产生信任,所以我适当地给他们鼓励,就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我告诉学生们:“你们有些人考上一般的大学都不去上,是因为你们不甘于命运安排你们在这样的起点上开始惨淡的一生,你们想追求一个更高的起点,因此才选择复读。你们比同龄人多了一份顽强,多了一份执著,多了一份追求,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尊重你们。”

人的行为是在思想、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们难过、痛苦的往往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和看法。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而当我们加上了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便会产生种种无谓的烦恼与困扰,正如古人所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观念,则能引导其过愉快的生活;反之,错误的思想和偏颇的看法,则易使人产生烦恼与困扰。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才产生了两种人:一种人用悲观的态度处理问题,凡事都往坏处想;另一种人用乐观的态度处理问题,凡事都往好处想。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选择乐观的态度还是悲观的态度。这种抉择可能给我们带来激励,也有可能阻滞我们前进。比如说,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悲观的人就会想:只有两个月了,我还有很多东西不会,一切都来不及了!这种人往往会高考失利。乐观的人会想:还有两个月才高考,我还可以解决很多不会的难题……因此按部就班地学习,这种人通常会考出好成绩。

有人说,心态决定成败。我认为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美国成功学学者拿破仑・希尔曾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不要让你的心态使你成为一个失败者,成功是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才可能取得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有肯定的需要。尤其是青少年,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还很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做得对的,就应该多予以肯定,这样才能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给他们继续前进的勇气。我的这些学生落榜以后,本来心情很沮丧,甚至觉得有些自卑,看到老师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他们,顿时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第二,现身说法,以我自己为例子,我自己就曾是一个差生,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这也是我认为差生不差、经过努力就能够一鸣惊人的原因。我告诉他们:“我也当过差生,而且是全班倒数十几名的学生,你们的起点比我要高得多。像我这样的差生都能考上大学,你们只要努力,绝对能达到比我更高的境界。”

1978年,我当时正上高一,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制度,而且刚开始报考条件比较宽松,不论年龄、不论学历,只要报名就行,我的班主任就动员班里排名前五的同学提前参加高考。这五名学生奔走相告,喜气洋洋,也自然爆发出一种更大的学习激情,那种感觉就像他们已经考上了大学似的。他们的这种氛围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也动了考大学的念头。于是我来到班主任的办公室,哆哆嗦嗦地说:“老师,我今年能不能也考大学?”班主任听了我的话大吃一惊,就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感到既可怜又可笑。他的眼神分明让我感觉到,我想考大学,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班主任这样对待我,其实是我本人的原因造成的,谁让我是排名倒数的学生呢。但我不认为我头脑笨,因为那个时候,上学都不知道为了什么。不像现在,一上学就有考大学的目标。我那个时候没有目标,学习上就没有追求,但是年纪轻轻,又不想学习,导致精力严重过剩。

中学生都这样,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旦不把学习当回事了,就会精力过剩。为了消耗掉过剩的能量,或者上网吧打游戏,或者谈情说爱,反正不会坐在课桌前发呆。我上学时没有网吧,谈恋爱也不具备条件,于是就在班里瞎折腾,搞得班里乌烟瘴气,所以班主任特别讨厌我。

班主任的眼神使我第一次感到被人瞧不起的滋味,心里非常难过,好不容易冒出想考大学的积极想法也打消了,灰溜溜地离开办公室。同时,心里暗暗做出一个“庄严”的决定:继续过我的“放浪”生活。

可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一生。高考日益迫近,班主任就给我们班前五名的同学开动员会,让他们争分夺秒刻苦学习,顺便把我想考大学这件事当做一个笑话讲给他们听。那五个同学一听我的“狂妄”想法,顿时觉得受了侮辱,感情上接受不了,回到班里就开始侮辱我。我记得有一天中午,一个同学走到我跟前,问我是不是也想考大学,我就像做了错事一样,急忙否认。没想到这个学生不肯善罢甘休,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今年如果也能考上大学的话,那我就是大学生他爹了!”另一个同学听见了,也走过来说:“你要是也能考上大学的话,那中国的大学都得关门了,那大学都不能叫大学了!”

我也是血气方刚,只是想考大学,又没做什么坏事,哪受得了这样的侮辱。就像鲁迅先生讲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顿觉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情在心中升腾,“啪”的一拍桌子,站起来指着他们说:“那大学只允许你们考?为什么我就不能考大学?!今年还不一定谁能考上呢。我本来想放弃这个想法,就凭你们今天的态度,我非要考上大学让你们看一看!”

当着全班同学,这大话一说出口,我自己都感到后悔,因为考大学不是喊口号就能喊出来的。但是大话已经说出口了,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这才开始把相关的高考资料拿过来复习,这一看,傻眼了,基本都不会!这是我碰到的第一个难题。那时候高中读两年,我当时只是高一,还有一年的课程没学,所以我也没着急。可是有一次,我做数学卷子的时候,碰到一个因式分解的题目不会做,我印象中这个题见过,可是不会,难道在高二的课本上?我就把高二的课本借来,翻了个遍,也没有因式分解的内容。我就拿着这个题目去找数学老师:“老师,怎么这个题高一课本上没有,高二课本上也没有,这个题到底在哪儿呢?”数学老师笑了:“这个内容在初一的数学课本上,一个想考大学的学生,连初一的内容都不会?”

我当时非常尴尬,这才意识到原来考大学不只考高中的内容,也考初中的内容,我竟然都不会。于是周末回到家,把尘封多年的基本没有看过的书全部翻出来,我就坐在书堆里边,从初一的数学开始看,越看越兴奋,因为我突然发现,有好多不会做的题原来都在初一的课本上,现在一看我就明白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规律时指出,“要学会把一个复杂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个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飞跃上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古人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好多学生,之所以学习看似很用功,但是始终得不到很快的提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注意寻找问题的根源。只要抓住问题的根源,就会事半功倍。相反,你要不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可能题目做得越多,你的思维越顽固不化,错误越根深蒂固。

突破口找到了,但一下子面对这么多内容,我该怎么办呢?我记得有人出过一个题目:在法国的罗浮宫举行了一个世界名画展,里边展出的每一幅画都价值连城。突然一场大火降临,你只能救出一幅画,请问救哪一幅?

最好的答案是:救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

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当一个学生想学习的时候,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各种各样的难题铺天盖地地都来了,怎么办?这是对学生的第一个考验。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因为问题太多,胆怯了,于是仅有的一点激情又被浇灭了。其实只要从最容易干的那件事开始干起,立即行动你就迈出了走向辉煌的第一步。

我当时成绩虽然很差,但是我一看我的突破口找到了,我就把初一到高二的各科课本用铁丝串成一摞,别人看书是一本一本地看,我看书是一摞一摞地看,果然效果显著。

在这种忘我的学习状态下,我的成绩直线上升。到了期中考试,我竟然成了我们班的第一名。班主任觉得不可思议:我要是抄人家的,也不可能抄个第一,顶多抄个第二。他就去问同学,于是发现了我学习的秘密。我的班主任非常感动,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向王金战学习》,登在板报上。被班主任这样一表扬,我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乘胜追击,在当年的高考中,我竟然考上了大学,而且是我们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

我给复读班的同学讲了我的这一段经历,给他们一种深深的触动,更给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提出明确的要求:“我可以允许你成绩落后,但是我绝对不能允许一个学生承认自己不行,我更不允许你自暴自弃!”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谁也救不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有创造奇迹的可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先生说过:“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没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你自己承认不行,谁也帮不了你。

即使你现在倒数第一,只要你能够顽强地战斗下去,最后你一定能成功。所谓的成功,就是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后把百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百分之百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做某件事之前,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希望,稍加努力就能变成百分之百的现实,这样的成功还会令人喜悦吗?我们常听到某些人信誓旦旦地说:“我从不打没把握的仗!”这好像成了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的口头禅,可这种信手拈来的成功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

我令我的学生感觉到我对他们的期盼,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某些落魄行为的深恶痛绝,在我的鼓舞下,全班同学铆足了劲往前冲,最后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本文摘自《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王金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定价: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