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国出版
中国版协主席于友先称,校对工作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第二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编辑和排版工作的错漏,可由校对改错补漏,校对工作如果失检,就会造成图书成品中无可挽回的错误。目前,高新技术正在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出版发展,这给编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他希望全国出版校对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适应数字化出版提出的新要求,坚守图书质量的最后防线,把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同时呼吁出版行业的经营管理者,重视校对工作,善待校对工作者,为校对工作的发展,为校对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指出,校对工作是保证出版物文字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出版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出版管理的重要手段。他强调要重视高科技迅猛发展下的校对工作新变化,不但要通过校对工作保证出版物文字“准确”,还要使之“提高”,要使出版业繁荣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要体现在质量上。他建议各出版社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校对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重视校对人员在出版队伍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校对工作机制,完善各项管理机构,确立三审三校制度。与时俱进,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为校对工作服务,提高教对的质量和效率。
新一届校对工作委员会修订了工作规章,将服务对象由出版界扩大到面向传媒领域,并将建立专家库,设立项目专家小组,使之成为委员会的咨询机构。新当选的主任张增顺表示,新一届委员会除了继续积极推行《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促进校对工作进一步规范,以及面向新闻出版界开展校对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外,还将继续承办两年一次的韬奋杯全国青年编校技能大赛,并将在拟建的专家库中,补充除资深校对专家以外的语言文字、科技等专业方面的专家,一方面解答广大编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一方面为质量争议仲裁提供依据。新一届校对工作委员会还将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校对工作服务,并就社会校对力量展开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对其业务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其质量检测进行规范化指导,让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校对公司真正发挥提高图书质量的促进作用。
校对工作委员会原称校对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44年9月,2005年更为现名。在成立的近15年时间里,校对工作委员会围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研究理论,指导实践”、“专业培训,培养人才”三项任务,作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编制了《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关于重新整理264组异形词规范词形的建议》、《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等规程,并出版了《现代新闻出版编校实用手册》、《现代校对技能手册》等实用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