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苏北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25.00元
这本小书是我十多年的心血。因为我这些文字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是十多年间零零碎碎写的,当时都在一些报
可是,这样的话,也只是说说而已。我那时也不是闲人,每天为编报纸和调京而忧伤。心想以后再说吧,仿佛汪先生可以长命百岁,可世事又何以能料得!
汪先生去世后,我仿佛又添了一份新的忧伤。我的朋友龙冬有一回对我说:“汪先生去世了,我们也应该长大了。”龙冬这番孩子气的话,让我心中不是滋味,忽然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和空寂的感觉。也不是太强烈,只是那么模模糊糊的,仿佛有那么一丝半点,待细琢磨时,又不见踪影。
这十多年来,对汪先生的书,我读读写写,写下这10多万的文字,集成这么一个小册子。这能算是一本《汪曾祺传略》么?我自己看都不像。但对我来说,我以为是我对汪先生最好的纪念。这多年来,不断地有人提醒我,不能再看汪曾祺了,即使读成“汪曾祺第二”,又怎么样?还是汪曾祺。我记得似郑板桥说过“愿做青藤门下一条狗”。我们这样的业余写作,又是在文革中读中学的孩子,那一点根底,出息又能出息到哪?俗语说得好“底气,底气。底气足不足?”是说的童子功。我们哪里有什么“童子功”?都是成人了,才读那么一点书,那叫什么事?!因此,穷其一生,能成为“一条狗”已经算是不错了!有的人写一辈子,写了几百万字,可是回头看看呢,几乎是不通的!一辈子写不好的也大有人在啊。
我对这本小书里的文字,还是有几分自信的。十多年来,这些文字在各个方面受过一些检阅。记得《关于汪曾祺的几个片断》1997年刚刚在《大家》发表时,我的一位老师,就问我有没有地方转载了?我说没有。他觉得很奇怪。我是极相信他的眼光的。他对我从不说虚假的话。事实证明,十多年来,凡是读过我这些文字的朋友,无不说好。他们更坚定了我的信心。书中的其他文字,写出后也在内地和港台的一些报刊上发表过。说影响,我想是有一些影响的。以至网上有言论说我是“汪曾祺的学生”、“汪曾祺研究专家”、“汪门弟子”。我原来自己也说过“我虽不敢枉称是汪先生的学生,但我是读汪曾祺最痴迷、最持久的一个”。现在岁月又流逝了十多年,我又写了汪先生的这么一点文字。说不是,也显得过于矫情;说是,汪先生在世时,也没说过有我这么一位学生。
因此我想想,在这几个头衔中,让我自己选一个,我则更倾向于“汪门弟子”,因为弟子不可能一个,会有许多个,我作为其中一个小小的、不一定合格的弟子,我还是心有自喜。自己对汪先生崇敬、热爱,挣了半辈子,挣个小小的弟子,也不赖!至于有人说是“汪曾祺研究专家”,那简直是胡扯!写了一本薄薄的小书,就是专家了?那不是笑话!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