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于网络的发达,使得学生应用QQ或BBS与人交流的机会增多,他们运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并不比手
其实近年来,无论是教育系统官员还是学校教师,许多人都在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京剧进课堂”、“武术进课堂”等等尝试,不一而足。从根源来说,他们的初衷都是好的,大家都是希望能尽量找到一个能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模式。因为所有这些都是构筑在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上的:那就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近2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陷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尴尬境地,综合素质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但是我们更要看到,学生才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学生就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明天。玩是孩子的天性,综合发展是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但应试考试就如同一个镣铐,套住了孩子,这就使得现在的孩子一定要下命令强制才能去学自己原本感兴趣的东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我们的命根。”校园俚语形象地说出了学生现状。在学校里,分数早成为学生的命根,分数高的是宠儿,分数低的遭白眼,老师靠升学率评优评先,学校靠升学率扩大名气,吸引生源。学生要想分数高,要努力学习,家长更是请家教、上培训班,往往把周末、休息时间全搭上,更不要说正常学习时间了。
欣喜的是,目前相关部门和学校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这个问题,提出让学生们跳集体舞、开设京剧课、学习书法等做法,期望重现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欢快生活的模样,可是在带着镣铐的应试压力下,学生即使跳着集体舞、上着京剧课、学着书法,也背负着沉重的心情,距离初衷还差得很远,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噱头而已。就以此次设立书法课为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少家长认为“学生现在的负担够重的了,一方面留给他们写不完的作业,一方面又要求他们工工整整地用书法写字,太难为他们了”。而个别支持的家长的初衷也“另有所图”,一位家长明确表示,他的孩子参加了高考,成绩极不理想,极可能是在书写上吃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