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个性胡风

2009-08-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光祖 我有话说
一直喜欢胡风,喜欢他的文章,喜欢他的理论,更喜欢他的人格。

现在,有一些摩登学者撰文认为,胡风如果成功,掌握了文艺政权,按他的固执、偏执,比周扬好不到哪里去。我认为这是和稀泥的做法。一,这种假设没有一点可能。胡风是有理论追求的人,他不会拿自己的理论去换官位。否则,他早就成功了。解放后,周扬

公开说,只要胡风能承认错误,我们就可以给他工作。但他没有这样做。胡乔木受周总理的委托,三次与胡风谈话,希望他能承认自己的文艺理论的错误。这是党对他的询唤,对他的规训。可书生气太浓的胡风,根本不接受党的呼唤。他认为自己半生努力获得的理论没有错误,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论。于是,厄运就降到了头上。二,“文革”中,有关部门希望胡风揭批周扬。但胡风拒绝了。他认为他与周扬在文艺理论问题上是有分歧,但姚文元那种流氓批评,他不能接受。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有底线的,他绝不会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

我读了《胡风全集》,很佩服。虽然对于他的某些观点觉得有点牵强,有点教条,可整体上,饱含的心血,是胡风的理论。我读了《胡风家书》,很震撼,也写了读后感,发表在广东《作品》上。这两天读梅志的《伴囚记――我和胡风》(中国工人出版社),又一次被深深震撼了,我的心在滴血,多么优秀的知识分子啊!

梅志的文字,真的很少读到。宁夏出版社的《梅志文集》,四卷,很想买,但价格太贵,只好暂时搁置。我一直想读她的《胡风传》,也至今未能如愿。我在阅读上很讲究缘分,不愿意像学者那样竭泽而渔。见不到,那就等着呗。薄薄的《我和胡风》,我是读了的,但太简单,不过瘾。

梅志的文字冷静、干净、克制,但越是如此,越有力量。她只是在叙述,几乎没有一句的议论,没有一个字的抒情。可这真实的事实,让我无法承受。我读着,浑身都在打颤,心开始狂乱。为什么有才华的人结局如此不堪?我阅读《圣经》,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耶稣上了十字架,死了,然后复活,才能成为先知,才能被人们作为圣子接受?

读《伴囚记――我和胡风》,等于一次次接受恐惧的闪电,那闪电的力量如此强大,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而闪电过后,我们得到的不是仇恨,不是愤怒,不是无所谓,而是悲悯,是深思,是伟大。

面对《伴囚记――我和胡风》,人类任何的语言都显得苍白。

蓝棣之在《症候式分析:毛泽东心中的鲁迅什么样》中披露:中央档案馆里有这样一篇文献。解放初期,江青出席文艺界一个会议时说,新中国文艺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胡风当场表示,在文艺上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鲁迅的文艺思想。我阅读胡风的文字,看回忆胡风的文字,清晰地感觉到胡风在文艺思想上的自信,二十年的炼狱也没有让他屈服。现在回头看看,新中国文艺史上,除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抹杀不掉的还有胡风的文艺理论。

看胡风的朋友,如吕荧、张中晓、路翎、贾植芳、聂绀弩等,都是很有个性的人,不仅文章好、奇特,而且个人魅力也非常之大。他们是一批很有狂狷之气的文化人。在任何时代,他们都是不合时宜者。因为,他们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有自己的骨血。只是如果有一个宽容的时代,他们会活得更恣肆、飞扬而已。

可惜,上苍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时代。于是,悲剧就产生了:他们只能以自己的血去淬砺肉身之剑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