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的《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生动地描述了“百家讲坛”十位主讲人的人生经历和治学经验,展现了“百家讲坛”各位主讲人不为人知的一面。笔者反复阅读,获益匪浅。但也发现该书存在失误之处。
该书第147页提到:“明朝徐光启以利玛窦《坤宇万国全图》为底本刻
印《两仪玄览图》,时在万历三十一年,即公元1613”。其中《坤宇万国全图》当为《坤舆万国全图》之误。“坤舆”一词出自《周易》。《周易・说卦》:“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唐孔颖达疏:“为大舆,取其能载万物也。”故后世以“坤舆”为大地的代称,所以利玛窦要为该图取名为《坤舆万国全图》。后来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南怀仁奉命作《坤舆全图》,也取“坤舆”为“大地”的义项。现在,《坤舆全图》一份保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另一份保存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另外,万历三十一年当为公元1603年,而非公元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书中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上也存在失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