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慰剂效应

2009-10-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皮特 我有话说
所谓安慰剂(Placebo),是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和真药很像,实际成分不过是蒸馏水、葡萄糖或淀粉之类。195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K・比彻(Henry K.Beecher)对15种安慰剂做了临床试验,他的结论是:在一般情况下,35%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病情能得到有效改善。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专家分析,安慰
剂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够稳定病人的情绪,给病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并通过精神影响肉体,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近几年的畅销书榜上,常能见到健康书的身影。这些书动辄销售几十万册,但专业人士却不买账,认为这些书科学性上经不起推敲,一些中医科普书更是颇多伪科学成分。那么,为什么普通读者会对这些书热烈追捧呢?这大概可以用安慰剂效应来解释。

某种程度上,健康书就是一种很好的安慰剂。像安慰剂不含药理成分一样,流行的健康图书中,一般并不介绍新的药物和疗法,就像近期非常畅销的《矿泉水才是最好的药》,无非是告诉你矿泉水含有什么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什么益处,不过是些人人皆知的道理罢了。安慰剂没有毒副作用,同样,读一本健康图书至少也是无害的。撺掇你多喝几瓶矿泉水,总不至于有什么害处。健康图书同样诉诸心理暗示,让人觉得,读了《手到病自除》、《求医不如求己》,就可以离那可怕的医院、惨白的病房远远的,与其将来生病吃药,何不买本书,防患于未然呢?

健康书是否真能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就不好说了。研究表明,安慰剂的效应完全取决于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头脑简单或容易神经过敏的人,它的效果最好。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患者,安慰剂更能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信则灵”吧。至于有些人,读到“我们身体的反射区就是一个个全息胚,也就是说我们身体里本来就有很多健康的胚芽”(《手到病自除》),就要去琢磨这“胚芽”究竟是什么;读到“年轻人也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爹娘的脚,看看是不是有了痴呆线”(同上),就会为脑部的疾病是怎么连线到脚上的而大惑不解,琢磨来,琢磨去,恐怕不但无助于健康,而且还会大伤脑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