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术鉴赏与智性模式

2009-10-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曹意强 我有话说
《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45.00元

艺术与观察方法

这是一本旨在引导读者欣赏艺术作品的书,但它与其他同类书籍有一个区别:它不仅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艺术杰作,而且对为什么要学会艺术欣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它始终贯穿着这样的思想

:美术作品在给人以审美愉悦的过程中,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由此而塑造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从这个观点出发,艺术欣赏决不单是一个附加的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而应该是整个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艺术的历程,概述中国和欧洲美术的发展史,旨在为读者欣赏具体的作品提供历史的背景。第二部分从中西艺术中选择出了134幅代表作品进行具体分析,这些作品犹如哲学、历史、文学经典,构成了人人不可不知的人类视觉创作瑰宝。

最早的传世艺术作品可以追溯到三万年以前,在这三万年里,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无以数计,而其中的不朽杰作也浩如烟海,本书只能触及其冰山之一角,许多中外名作都无法列入。不仅如此,“艺术”本身带有复杂的含义。直到20世纪初,中国人没有“艺术”的概念,与之勉强对应的是“画”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只有“画”才称得上我们如今所说的“艺术”。在西方,“艺术”的概念是在18世纪确立起来的,它起初指“绘画、雕刻和建筑”,后来才逐渐包括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类型。因此,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艺术”与“美术”是两个可以互用的概念。而在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中,美术仅指绘画、雕刻与设计。建筑独成学科体系,而设计在国际传统的艺术体系中属于绘画和建筑的有机部分。限于本书篇幅,依据艺术的特殊情况,本书杰作欣赏部分主要选择了中西的绘画作品和重要的雕刻作品。本书旨在引导读者欣赏艺术作品,特意将重点放在中西两个文明的美术精品上,使大家通过作品进入那令人陶醉的艺术世界。

艺术的奇妙之处在于抗拒文字的描述,要求我们用心灵去感知它。因此,本书无意于教会读者如何欣赏艺术,而只是提供欣赏所需的某种历史和知识背景。当然,其中也许包含着本书各章作者们对艺术的个人体验,希望这些都有益于读者。

艺术关乎技术,但艺术是高于技术或技巧的创造。我们期望伟大的艺术为我们提供独特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种种特殊的方式影响和塑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法国著名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曾说,直至见到夏尔丹的绘画,他才认识到,美在其父母的房子里处处可见:在尚未擦干净的桌面上,在歪斜的桌布角上,在吃空的牡蛎壳旁的餐刀上。艺术以其审美特质感化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感官更敏锐、更细腻,由此而激发我们新的洞察世界的能力。伟大的艺术作品都能生动而清晰地表达我们通常难以表达的普遍情感,而这样的艺术不断地刷新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观看方式。这也就是艺术欣赏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本书各部分的导言和结语论述艺术的智性力量,点明艺术与其他各创造领域的关系,特别强调了艺术对现代科学的催生作用。

我国古人将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即“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营构之象”。前者指自然世界,后者指人文世界,艺术属于人类创造的智性工具,诚如卡西尔在《人论》中所示,它与宗教、科学并驾齐驱,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三套马车。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人类把握自然世界的智性手段,创造性地影响着自然,使之实现人类的目的。在孔子的心目中,艺术也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他说:君子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唯有通过艺术,才能创造性地实现道、德与仁。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性的潜力,而这种创造性完全体现在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即美术的创造性之中,诚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ErichFromm]所说:“什么是创造性?我能给出的最全面的答案就是:创造性是一种观看(或视觉警觉)和反应的能力。”视觉艺术通过改变我们的观察方式而重新塑造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没有比这更雄辩地说明我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必要性了。

艺术有历史吗?

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价值,有人曾说,艺术就是艺术,犹如水就是水一样,它的美学价值无需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不过,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欣赏个别艺术作品,还是要首先理解它所导源的人类艺术的全貌,唯有在这个历史全景中,才能凸现具体作品的创造性特质。在这个部分,我们力图为读者勾画一幅中西美术的发展略图,为读者欣赏永恒的美术杰作提供参照背景。

当学者们面对丰富多彩的传世杰作时,经常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艺术作品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那么,“艺术有历史吗?”

我们现在所用的“历史”一词,包含着进步的观念。18世纪的欧洲思想家发现,人类的历史是由野蛮向文明进化的历程,这种信念已渗透人心,当我们运用“历史”概念时,我们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以这样的含义: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的进程而由低级向高级进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等等都雄辩地验证了这个进步的观念。19世纪诞生了现代历史学科,艺术史[HistoryofArt]也相应而生,它很快成为与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并驾齐驱的学科,旨在对人类的传世视觉作品进行系统的学术探究,即通过人类的审美创造产品理解人类的历史和美学价值观。在这个研究过程中,艺术史家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要回答“艺术何以会有一部历史”。在历史研究领域,如果一个新发现的史实推翻了某个定论,那可说是研究的进步,在科学上更是如此,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便使牛顿的理论成为了历史。然而,这种进步的模式并不适用于解释艺术的历史。

艺术是人类精神王国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精神和物质相互结合的审美产品。从艺术的纯粹技术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将之描写成一部逐渐进步的历史。从原始民族用自然矿物质颜料在岩石上作画,到中国人在绢素和纸张上作画,再到欧洲人发明油质颜料,引进人体解剖学和透视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仿佛使人能亲临其境的现实错觉,直至当今运用电脑等新工具制作新媒体艺术,无不说明艺术的技术如同科学一样,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艺术史家可以从艺术技术、技巧和材料运用的角度构建一部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的作者贡布里希以再现技术的进化为主线,勾画了从古希腊到19世纪法国印象派的西方艺术的历程,并特别强调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他们复兴了古希腊艺术的发明,力图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错觉。19世纪的印象主义画家将这种努力推向极致,试图捕捉自然景物的光影变化,描绘出如其眼睛所见的真实景象。

欧洲艺术家不断完善的再现技术,乃是人类文明中一项伟大的成就,这项成就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思想、科学和历史的面貌。然而,不断更新的技术和媒介并不能创造出不朽的艺术杰作,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艺术具有不可言喻的审美特质。其美学价值超越时空、超越技术、超越个人偏好而千古不易。在人类创造的领域中,艺术是唯独一个不以时代进程而论价值的领域。

21世纪制造的轿车,在技术和性能上一定优于20世纪初的汽车,但若将轿车当作设计艺术品,那么,从审美价值上看,情况可能正好相反。英国劳斯莱斯的创始人之一亨利・莱斯曾说:“车的价格会被人忘记,而车的质量却长久存在。”这种质量比之艺术品质,在时间的坐标上,就没有随之演进的历史。相反,艺术的创造往往共时地展开,并呈现出令人惊讶的景象。如果从历时的观点出发,我们很难想象下述五件作品的创作年代仅隔数年:意大利画家曼泰尼亚的《哀悼基督》、缅甸艺术家所作的《驴头魔鬼》,以及比利时著名画家梅姆林的《圣乌尔苏拉神龛》均作于1489年。而短短几年之后,墨西哥画家为《布琪亚抄本》描绘了图画,中国文人画家唐寅画了《山居图》。

这五件同出于十年之内的作品,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有天壤之别,我们无法用相似标准去评判它们,但它们都是永恒的杰作,正如本书力图向读者表明的那样,其永恒性源于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特质。中国古人在画论中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艺术不分先后,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作品的好坏。据说,现代派艺术先锋毕加索在观看拉斯科史前岩画时就惊叹说,人类的绘画在三千年里没有什么进步!

艺术虽无历时发展的历史,然而,当我们回顾人类三万多年无比丰富的视觉创造成果时,却必须采纳某种有序的讲述形式。其实,任何知识领域,也包括历史学科,都是我们为理解广袤无序的自然和人文宇宙而发明的智性形式。“历史”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对人类事件的“探究”。我们即在此意义上概括艺术的历程,为我们更好地欣赏独一无二的永恒杰作提供一个历史框架。

众所周知,世界艺术大略分为两大体系,一则源于古希腊的西方艺术,二则源于中国的东方艺术。虽然当今学术界已对此提出疑义,但为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将西方艺术和中国艺术的历史加以分别论述。在世界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的艺术家都创作了具有自身独立价值的艺术作品,在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上述两个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观望这两座巍巍的高峰,有助于理解所有的美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