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赤字:从中美游客的不同感受说起

2009-11-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翟华 我有话说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位初次到中国的美国游客来到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还有一位也是首次到美国的中国旅游者来到纽约最繁华的时代广场,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第一印象?这位美国游客在南京路上放眼望去,当然会看见许许多多令他感到眼花缭乱的中国文化符号,但是他也不难发现这里有他熟知的国际名牌广告和商标,电影院中在全
球同步放映好莱坞大片,中文标识中夹杂的英语短语,甚至连时尚服装店中塑胶模特看上去都是婀娜的西方女郎形象。而在纽约时代广场上的那位中国游客也可以看到知名的国际品牌的广告和商标,电影院中当然也在放好莱坞大片,但是满街的英语标识中他可能完全看不到汉字的踪影。

从中美两位旅游者在对方国家的第一印象,我们已经可以体验出中外文化交流的失衡。当然,对中国来说,文化输出的逆差本身也许并不值得太多的忧虑。外国文化的涌入固然可能鱼龙混杂,但是总体上说让中国人开阔了视野,在文化交汇和碰撞中活跃了思维,应该说是利大于弊。但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对外文化传播在数量上的“入超”只是表面现象,如果要深究的话还需要借用另一句经济术语―――“结构性逆差”。

如果我们把美国(也包括其他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文化输出与中国在国外的文化输出做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渗入中国的外国文化表现形式多样,从影视、书刊、时装、快餐乃至迪斯尼乐园,但归根结底还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对国外的影响还主要是传统文化,特别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孙子以及老子的名言警句,许多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外国人也能把Confucius says(孔夫子说过)挂在嘴边。

除了“现代PK古代”这个特征,中外交流的结构性逆差还体现在“点vs面”的反差上。中国对外国文化的开放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经过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有些纯属西方的文化元素已经开始融进中国现代文化,比如“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挥之不去的“中式英语”自不必说,近年来“英式中文”也开始流行。相比西方文化在中国的面面俱到,中国文化在西方基本上还处在蜻蜓点水的性质。

看清了结构性文化逆差的实质,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不再满足于“半部论语传天下”,把中国文化等同于传统文化。从点到面、由表及里地全方位地弘扬当代中国人的文明风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平衡逆差,逐步使中国文化发挥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确保文化的多元化。到那时,来到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中国游客一眼望出去,应该和今天美国人到了上海的感觉差不多,应该可以看到许多许多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元素。

翟华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ihua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