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岁观场”不发生在乾隆朝

2009-1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鹤 我有话说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先生积数十年的清史研究之功,于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清十二帝疑案”,广受好评。稍后,在中华书局推出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也成为历史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畅销书。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阎崇年先生并不自满,而是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地对此书进行修订。2006年又在中华书局
出版了此书的“增订图文本”。笔者反复阅读,从中学到了许多清史知识,但也发现一处瑕疵。今笔者不揣谫陋,订正阎先生的这一疏失,并借此向阎先生和广大读者求教。

该书第139页“乾隆帝弘历”篇中说:“乾隆六十年(1795年)会试,各省上报70岁以上参加会试者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实际参加会试并三场完竣者92人,俱加赏赐。大清帝国尚陶醉于曾孙打着‘百岁观场’的灯笼,照着太爷爷参加科举考试的‘盛世’呢!乾隆借兴教尊老之名,行粉饰太平之实。”

阎先生这样表述,仿佛“百岁观场”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乾隆六十年的会试期间。然而揆诸史籍,“百岁观场”事件并不发生在乾隆六十年的会试,而是发生在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年)的顺天乡试。

清代史料笔记《觚?》(卷七“粤觚上”)和《郎潜纪闻二笔》(卷六)等史籍对此事都有详细记载。因《觚?》的作者钮?(?-1704)早于《郎潜纪闻二笔》的作者陈康祺(1840-1890),且《觚?》所记内容亦详于《郎潜纪闻二笔》,故今以《觚?》为本,简叙其事。

广东顺德人黄章,年近四十成为博士弟子,六十多岁成为廪生,八十三岁成为太学的贡生,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年)参加顺天乡试(北闱),大写“百岁观场”四个字于灯上,让自己的曾孙在前面引导开路。与黄章一起考试的读书人感到诧异而询问他原因,黄章回答说:“我今年九十九岁,还不是得意的时候。等到我一百零二岁时才能考中。”总督和巡抚都召见黄章招待他吃饭,黄章吃喝都超过常人,总督、巡抚各自赠送钱物遣送他回去。

笔者揣测阎崇年先生是想用“百岁观场”的事件生动形象地说明乾隆帝粉饰太平的虚伪,但以康熙朝顺天乡试的事件作为例子,难免有时空错乱之嫌,如能另寻例证或径直删去,可能更为准确。

附录

《觚?》(卷七):顺德人黄章年近四旬,寄籍新宁,为博士弟子,六十余岁试优补廪,八十三岁贡名太学。康熙己卯,入闱秋试,大书“百岁观场”四字于灯,令其曾孙前导。同学之士有异而问之者,曰:“我今年九十九,非得意时也。俟一百二岁乃获隽耳。”督抚两台召见授餐,其饮啖俱过常人,各赠金币遣之。

《郎潜纪闻二笔》(卷六):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北闱有广东贡生黄章,年已百岁,入闱时大书“百岁观场”四字于灯,令其曾孙为之前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