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即将颁发。我作为评委之一,不禁感慨万千。
奖是由法国使馆设立的,以奖励中国最优秀的年度法译汉作品。这表达了法国人对传播自己的法兰西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也表达了法国人对中国翻译家辛勤劳动的尊重。
首届评奖委员中,五位法国人,五位中国人。从他们工作中略有不同的关注点,可看出该奖的特色,以及与中国目前文学和人文社科著作翻译出版(尤指译自法语的)状况的一些关系。法国评委更多地关心所译法国作品本身的重要性、知名度、翻译的难度,即原著的分量;而中国则相对更看重译文本身的忠实性、汉语表达的通达、审美把握的恰当等等,即翻译的功夫。
说到翻译的功夫,前辈译家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我以为这三点大致仍可作为评价译品优劣的标准。当然,具体如何评判一部翻译作品,还得具体分析,但“忠实原著、表达得当、体现风格”这几点,还是评判中首先要考虑的要素。
用“傅雷”的名字来命名一个翻译奖,首先就是一种尊重、一种号召,号召翻译家学习傅雷,真正把翻译工作当作一门学问来做,努力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而评委在评判中,也是力求选择最优秀的,把它选出来,告诉人们(出版者、读者、媒体):这是他们认为最好的。
面对众多不同译者、不同出版社的翻译作品,不少读者在选择购买和阅读时,大有困惑,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样的译本,谁译得好,谁译得差,哪家出版社的可信,哪家的不靠谱。最近,居然还有以正规出版社名义出版的、以冒牌翻译家“宋瑞芬”挂名的、拼凑抄袭而成的劣质“译本”在网上销售。
有人认为,“宋瑞芬”现象跟真正的翻译家不搭界,这话自有道理。因为,翻译家从事的是辛勤的艺术创作,而“宋瑞芬”之流所做的只是卖假货骗钱。不过,现在翻译出版物的市场上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译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好的真正金玉,差的一团败絮。当然,我认为更多的作品介乎两者之间,可打60分到90分不等。我们在评奖过程中,明显遇到一些不好好翻译的作品,即便不对照原文,也能看出译文的极不靠谱。也不知道出版社为什么会推荐这样滥的作品参评。
确实,翻译出版物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选题、有翻译、有编辑、有发行;有学术质量层面的、有职业道德层面的、有违法乱纪层面的。仅从翻译质量来说,就有种种原因造成了质量的低劣,有的是出版仓促(为赶日期),翻译者没有充足的时间,没有下功夫,匆匆急就;有的是译者水平不够,外语不精,根本驾御不了原著;有的是出版商不愿意付一定量的稿费给好译者,随便找几个粗通外语的人,随便对付,根本不重视质量;有的是没有找对译者,知识面差的去译广征博引的著作,或者老译者去译语言俏俐的青春作品;有的译者虽通外语,但不懂专业,见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的术语便乱配鸳鸯地自造生词;当然,还有的就像“宋瑞芬”那样,找来一些原有的译本,东拼西凑,炮制劣货。
还有,翻译家们的整个生存与工作状态似乎也并不好。首先,稿酬偏低,翻译家要靠翻译工作来挣钱养家糊口似乎是天方夜谭;其次,在“单位”体制内的翻译家,翻译的作品往往不被认可是符合评职称、提级别的成果,有的干脆就不做翻译了,他们的空缺,只能由水平稍次的人去填补了。还有,翻译家的资源浪费也很严重,不少有经验的译者被出版社牵着鼻子走,去重译一些名著,为市场提供某部世界名著的第十、或第二十个版本,让出版商去瓜分再瓜分名著出版的利润。还有,出版社与翻译家之间似乎还没有建立起一种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机制,不可能做到每部作品都由最适合的译者来翻译。不少出版社,根本就没有懂外语的编辑,却在那里堂而皇之地出版翻译作品,还煞有介事地声称“文责自负”。其实,搞过翻译的人都知道,任何译者都避免不了错译、漏译,都得有另一只眼睛来再把一道关,再挑一遍错。
在这样一种翻译出版现状中,“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设立,应该是一件好事,至少是一种推动力,尽管得奖的只有一两人,但榜样的力量还是巨大的。我作为一个评委,也作为从事翻译工作的翻译家,愿我的同行翻译家都朝“优秀”和“完美”看齐,也希望出版社在出版翻译作品时,在签定合同、选择译者、编辑校对等方面也做得更规范。这样,我们的读者在选择译品时,面对的将是种种的合作产品,挑选也将有更大的余地,更少糊涂,更少受骗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