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玫瑰的名字》作者翁贝托・埃科曾经到访中国,在无数麦克风和闪光灯的簇拥下,他游刃有余地向学术粉丝和媒体公开兜售他的幽默与博学。
说到埃科博学,人们总会盛赞他庞大的学术
这本《密涅瓦火柴盒》,洋洋四百多页,收录了埃科自1985年在《快报》周刊的部分专栏,这些小文章大都脱胎于他记录在密涅瓦牌火柴盒背面随性记录下的轶闻和感悟,故名曰“密涅瓦火柴盒”。而身为“装在火柴盒里的人”的埃科,为《快报》周刊写了三十多年的文章,但他却不像我们当红的专栏作者那样油腔滑调,卖弄机巧,一口气钻进下三滥,空写字句套篇幅,他对报章杂志专栏这种快节奏性的文化消费,自是有他的一番讥讽与自嘲。
在那篇《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中,埃科坦言,“今天,我真的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任何新鲜的话题,所有的都已经说过了――这就是我有义务要传达给读者的消息。有的时候,沉寂确实就是唯一的新闻”,但“我不能沉默,否则读者会认为我是知而不言”,所以埃科就把下面一段以110个“等”字代替,“或许你们自己有什么秘闻,那么不如由你们来写上一篇重要的文章吧。我给你们提供一段空白的篇幅。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所有的‘等等’字样都替换成别的文字,来填补这一段空白好了”,这真是一篇绝妙的当代版天书。
此外书中到处弥漫的,是埃科对现代性的深刻自省和忧虑,对民主体制、战争、电脑、网络、电视、城市、工业化、高科技、城市化等他都有清醒认识,这些光鲜耀眼的领域相继沦为在他笔下被戏谑与调侃的对象。他对资讯全球化时代毫无节制的开放颇为不满,寄存于西方左派乌托邦幻想中的“地球村”他也仅认为是技术的虚假繁荣,并不触及人的内心世界,和技术的进步相比,他更关心对人本身的尊重,甚至是犯人的基本人权他也要捍卫――而书名之为“密涅瓦火柴盒”也真是一语中的,在海啸般铺天盖地的现代社会里,亦只有火柴盒这个巴掌大的方寸之间可供埃科激扬文字,静静地守卫人心世道和人之为人的底限了。
埃科对现代性的反思,对正充分城市化、工业化的中国正是别具意义。中国的传统社会,渐渐被一个全新的商品化社会鲸吞蚕食,“神圣感缺失”,造成一代人的无根感、无意义感,尤其是“商品拜物教”和“物化”以及大众文化的泛滥,但国人似乎尚未意识到此问题,反而肤浅地以为只要现代化就绝对是好的――但这也只不过是穷怕了的中国人的一厢情愿,匍匐于利益的一边倒思维而已。而在现代化之路上先行一步的欧洲诸国,对现代性问题已早有触及,从海德格尔就开始了,形成了一个批判现代性的传统,是西方几代人的共同问题意识,埃科亦不例外,他对于现代性问题的敏感反思,正可给深陷其中的我们提供一种观照。
目前的中国出版界这类学术思想著作的翻译,远远不如八十年代了。八十年代的翻译引进,译者大抵都还有些功底,老派传承,功利性也没有那么强,更多是出于兴趣和个人喜好,此外兼而教化普罗大众,亦扮演着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启蒙之姿,所以还差不到哪里去。随着九十年代后出版管理的放开,“翻译工业”逐渐大兴盛,一时各外语系师生都成了翻译家,这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翻译水准的参差不齐,一是很多硬伤上的不准确,二是翻译体的不忍卒读,不知其所云,三是很难做到文从字顺,更别提表达原文的精微所在了。上好的翻译家,一定要母语好过外语,但现在的翻译家们,母语本来就成问题,外语更是一知半解的地步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今天很多人翻译不是因为喜欢书,而是因为喜欢钱。
《密涅瓦火柴盒》,[意]翁托贝・埃科著;李婧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