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6年第二期杂志上,《自然》就确立了这样的办刊宗旨:“首先,将重要的科学工作和科学发现呈现于公众之前,促进科学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可;第二,面向从事科学的人们,及时为他们提供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各个方向的进展信息,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去讨论随时出现的各类科学问题。”而且《自然》的审稿非常严格,退稿率高达95%。可以这样说,正是基于对科学的尊重,《自然》才成为世界上的顶级学术期刊。
我国科技期刊近5000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可却找不出一本像《自然》这样影响广泛的期刊。中国的科技期刊、科学论文要达到《自然》的水平还要多少年?麦克米伦公司的前总裁Christopher先生说,大概50年内看不到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哀。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中国为什么没有《自然》?是我们没有科技人才?恐怕不是,我们每年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为数不少。
我们为什么如此偏好《自然》?固然同当前对科研人员的考评体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自然》对科学的尊重,对稿件的公正。凭关系能在《自然》上发篇稿子,交点版面费就能在《自然》上搞个专题,或者自费出本论文集?恐怕目前还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先例。然而这样的现象在国内的期刊界,却是屡见不鲜。至于科研人员论文抄袭、造假的事儿就更不要说了。如果真的如国内的期刊一样潜规则盛行,《自然》不要说历经150年不老,恐怕能撑个三五年就不错了。
科学是需要尊重的。这就是《自然》不拒“污点论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辽宁省沈阳市 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