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因斯坦:孤独的天才?

2010-01-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吴燕(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德]于尔根・雷恩著,关洪、方在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39.00元

即使是对科学史并不那么熟悉的人也多半知道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

字。比如说小学生们说起这两个名字肯定会津津乐道于这两个大师的传奇故事。前者留下了一句名言“站在巨人肩膀上”,被作为谦虚品格的写照;后者则有小板凳的故事,成为小学生们学习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经典版本。20多年前,这两个故事很让当时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我感动,并且伴我走过了有理想的童年。在我小学毕业好多年之后,理想不再与我同在,而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也在重新被安放到它们的本来情境中之后也改变了模样。比如说牛顿,他的小心眼、爱吵架其实和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一样出名,他的那句名言据说原是为了贬损身材矮胖的胡克,即使不是出于贬损,充其量也不过是假客气一下,但是剥离了上下文之后意思却来了个180度华丽的大转身;而爱因斯坦的故事则更加不靠谱:爱小朋友虽然算不上成绩十分出众的小学生,但也没至于以挂科成为家常便饭,连个手工作业也做不好的程度。

这两个故事的流传告诉我们,看来似乎总与神话背道而驰的科学以及科学家却极有可能成为神话的主角。当然,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已有的历史证明:越是顶级牛人越可能成为神话,并且这个神话还会在口口相传或书面流传中实现版本升级。消解神话的最好办法就是追根溯源,到事件发生的年代与地点去一探究竟,这在技术上会有一些难度,但是好在神话的当事人留下了许多文献与线索,科学史家的工作也就因此有了立足的支点。德国科学史家于尔根・雷恩教授之《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一书就是这样一部基于文献与分析的作品,研究对象就是传说中那个曾经做了好几个小板凳才勉强交差的大牛爱因斯坦。书名乍听有点古怪,不过读完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名字取得实在是恰如其分、言简意赅。

爱因斯坦无疑是上个世纪最有名的神话,所以物理学家派斯写了一本关于爱因斯坦的书名字就叫作“一个时代的神话”。作为神话主角的爱因斯坦本人显然也意识到他的角色,所以在1925年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对他们来说我就像一朵发臭的花,而他们仍然把我缀在他们西服的钮孔上。”赢得这样的声名与地位当然缘于他所建立的相对论,而这个理论之所以“天才”是因为它颠覆了旧的,开启了新的,十分摧枯拉朽。并且,许多文章更将他塑造成独力建立一个天才理论的孤独行者。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一种新的概念如何取代了旧的概念,知识系统的重构如何发生?德国科学史家于尔根・雷恩教授在《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一书中所讨论的就是这些问题,书名本身其实已经亮出了答案,作者在第一章即清楚写道:“爱因斯坦……把他的先辈们的理论中的有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系统的出发点,这个新系统一方面保存了他们的遗产,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关于空间、时间、引力、物质和辐射的新概念而不再能够与他们的概念调和。”很明显,爱因斯坦在智力方面并不孤独,而他的理论也并非横空出世,更不是与原有理论的彻底决裂,而对之加以研究无疑将为我们理解下述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模型:一种看来超越了其所处时代智力背景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在雷恩教授的书中,对上述问题的解答至少有三条线索是不能忽视的。其中之一便是,伯恩斯坦关于自然科学的通俗读物对爱因斯坦的影响。这些书“在科学普及的水平上,向其读者展示了当时自然科学状况的一种迷人的、甚至是百科全书式的概览”,但对于尚处孩童时期的爱因斯坦而言,这些书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科学启蒙那么简单。伯恩斯坦的书是关于他那个时代自然科学的综述,它以一种超越了学科分支界线的方式为爱因斯坦开启了一种广阔的视野与思考方式。它对长大后的爱因斯坦的影响在于,当别的科学家偏居自然科学一隅、只管盯住自己眼前的这一片风景之时,爱因斯坦却可以打通这些无形中构筑起来的壁垒,提出“与他的大多数成熟的物理学家同行不一样的观点”。

除了伯恩斯坦著作的影响之外,另一条线索也十分重要,即他所处的智力圈子,他的信念共同体。除了向少年爱因斯坦推荐伯恩斯坦著作的医学生塔尔穆德,爱因斯坦在大学时代以及专利局时期所交往的朋友所形成的圈子更对他影响至深。那应该是爱因斯坦智力活动的黄金时代了吧,其时,他可以同这些朋友们“讨论科学的基本问题,而不必顾及学科之间的界限或者已经确立的学派的权威”,正是通过与这个圈子的朋友们的交往,爱因斯坦“练成了对已经确立的科学的批判性反思,而在通常的学术环境里,人们专注的则可能是这些科学理论的各种特殊应用”。由此看来,爱因斯坦在毕业的最初几年未能进入他所期望的物理学机构也许倒是一件幸事了。而在这些朋友当中,一位名叫贝索的人显然是最为重要的。正像雷恩教授在书中所注意到的,在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相对论的文章中,贝索,一位“不成功的工程师和成功的梦想家”,是唯一一位受到致谢的人。

阳光灿烂的午后,在瑞士专利局的一间办公室里有一位二十郎当岁的帅小伙。确认了四下无人之后,该小伙从抽屉里拿出一撂草稿纸,写写划划起来。――这是关于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之诞生的故事的经典版本之一。这个故事勾勒出一个孤独的天才的形象。但是再一次地,我们会在《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中发现,它只给了爱氏传奇故事的一半,而这个故事的另一半是这样发生的:1905年5月底的一天,爱因斯坦来到他在专利局的同事贝索家中作客,再一次讨论他所钟爱的话题――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虽然贝索不是一名物理学家,但却是一位尽管有时候心不在焉的饶有兴趣的外行人……贝索总是不怕提出一些看来很天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有助于把讨论引向对传统成规的突破。”那次谈天的次日,爱因斯坦再次来到贝索家中对他说“谢谢你,我完全解决了我的问题了”。

第三条线索来自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的智力背景。这一点在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正如书中所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得益于一种“哥白尼过程”,即“从经典物理学的边界问题的有疑问的解答中产生出的一种新物理学的基本机制”。这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经典物理学的边界问题构成了爱因斯坦思考建立一种新理论的动因与切入点,具体而言就是经典引力理论与狭义相对论难以相容;另一方面,其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其建立一种新理论提供了先决条件,“即使在狭义相对论已经树立起来之后,修正牛顿引力理论的大部分手段,仍然要取自经典物理学的武器库”。

雷恩教授在书中写道,关于爱因斯坦革命必须从知识长期演化的角度来加以考察。也正是透过这一角度,一场爱因斯坦的革命最终体现为一种知识体系的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对科学知识内容的反思会对科学知识的结构起到一个反作用,或者说,正是这种反思构成了知识体系结构性变化的基本机制。这构成了本书结论部分的主要观点,从一种颇为现实的意义上来说,这似乎阐明了创新的一种机制;而对于那些喜欢从阅读与思考欣赏智力之美的人们来说,这一结论则为理解人类知识演化的漫长历史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