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缘于出版社“好钢用在年初上”的心理还是因为新书品种绝对数字过大怎么也能拔出不少好货色,时下好书成摞,只恨时间不够是真的。比如学术社科书中可圈可点的佳作就不少。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的《革命年代》即属此列,书中收入他20年来记述历史、反思“革命”的文章,既以“革命”为名,他却不以此呐喊或诘难,“对生活其中的那个已经远去的革命年代的一份思索和纪念”才最能寄托作者初衷,这也是从事历史研究30年的作者首次在内地出书。与《革命年代》相较,《革命与反革命》显然更学术、去个人化一些,作者亦是高校历史教授,他针对这些年来国内史学界对于中国百多年来历史书写的“泛革命化”,跳出固有窠臼,从民国政治反观“革命”进程,以客观的视角与主流史学商榷,力求还原历史。来自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所著《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也是写中国历史与中国革命,用美国学者视角,以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国的角度来写,该书如今是美国多所高校采用的介绍中国的教材。作为费正清、鲍大可之后又一位极富学养和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不仅研究中国的过去,对当下中国乃至未来发展趋向亦有心得,他对中国千年帝制对此后历史的影响以及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均有不乏独到的解读,这些都使得该书在近年来坊间层出不穷的“老外”写中国的出版物中相当显眼。
人类自有御寒蔽体需要时起就与服饰脱不开关系,而服饰从来不只是生活的必须品或附属品,总能反映更多社会学、心理学上的方方面面,说是时代的别样印记也不为过。《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正是侧重在对六冕礼制与政治权力、历史变迁的关系上,作者阎步克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史、文化史很有研究的中生代历史学者,在这部著作中,从服饰史写起,“内里关注的其实是服饰礼制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学者雷颐语),从衣冠其实很能窥出等级和人际关系来。同样道理,从一个泰迪熊、一个米老鼠也能看出美国人的童年经历与成长轨迹,《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写的就是这方面的学问。看似轻松的书名,实则是一本专业到有些难读的商业人类学著作,美国人加里克罗斯在书中从特别的侧面――百年来美国玩具发展史去分析、透视美国人的童年烙印、心理变化以及人格形成等问题。上述两本书都暗含学术的旁逸斜出与内容的适度阐释意味,千百年来中国人乃至其他国家的读者对《孙子》的阅读却愈来愈有过度阐释乃至误读、曲解的成分,这部中国古代典籍固然重要,可也远未到能解决当下那么多现实问题的程度,所以,学者李零的“我们的经典”系列新作《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来得很是时候。从原典出发,让《孙子》回归《孙子》,这是对这部经典读了几十年的李零在书中所传达的态度,在书中,他着重在“讲义理,讲思想,由博返约,回到当初关心的问题”上,他眼中的《孙子》是兵书却又不只是兵书,可未必就是生意经、人际关系秘籍。
印象中,本版推荐榜每月都少不了几本纪实图书,这或多或少反映了本报编辑部的某种选书取向,也说明此类图书始终是图书市场上的重要门类,毕竟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对真实的关注始终存在。《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顾名思义,系学者定宜庄通过对多位生活在北京不同区域的“老北京人”访谈的口述记录而成的京城生活变迁史,因为口述历史特有的口语化生活化风格,才令近百年北京的城市变化呈现生动、详实,细节跃动的文字样貌,这与官方史料虽严谨却嫌枯燥正成映照。因为女作家丁玲曾经的文学地位和命途多舛的人生,她的传记从来不好写,而其夫陈明老先生的《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无疑很有可看之处,他年至耄耋回忆自己和丁玲半世纪的缘分及所历经的风雨坎坷,从西战团到整风运动,从边区土改到被定为右派,从“文革”牢狱之灾到新时期的晚年生活,陈明先生用10年时间将漫长一生的点滴拨开层层迷雾,读者不仅可从中读到一个更趋真实、鲜活的丁玲,也不免会对那些年代那些事情那些人有叹惋唏嘘。出版人袁敏记录其父、兄、姐牵累入狱的“总理遗言”案的《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亦是近来纪实文学中较为重要的一本,大量第一手素材辅以跌宕起伏的文学笔法,把这一三十多年前的历史谜案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说到回忆往事,至今在全球影迷心中地位超然的意式“西部片”大师莱昂内和法国资深影评人森索洛的对话录《莱昂内往事》实在令“西部片”迷过瘾,他的“镖客三部曲”、“美国三部曲”,他的重要合作伙伴伊斯特伍德和莫里康尼,在其对电影生涯的回顾中都有涉及。他的往事某种意义上也是“西部片”这一片种的往事回放。
最后说说文学图书。土耳其大作家帕慕克的小说中译本这两年一直在出,刚刚问世的这本厚厚的《纯真博物馆》是其新作,他的伊斯坦布尔情结和伊斯兰韵味依旧在书中贯穿,不同的是他这回扎扎实实写起了爱情――上世纪70年代,家境优越的土耳其小伙凯末尔和少女芙颂的爱情故事。这部细节多到需要仔细分拣的小说从爱情始,最终演变成一个极度伤感的“恋物癖”故事,恋的都是与爱人有关的物。好玩的是作者帕慕克真在伊斯坦布尔搞了那么一家“纯真博物馆”,里面藏品众多,风格古怪,喜欢把作品主人公和作者对号入座的读者从此多了一个验证小说的方式――去该馆一观。作为近年来国内一线作家中水准起伏不大的一位,莫言的新长篇《蛙》延续了他擅长的乡土题材和山东高密的地域设置,以“姑姑”这位乡村妇产医生的视角写出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农村女性在生儿育女这件事上的甘苦,其中不可言说之处颇多,书中对我国的生育政策和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艰难历程亦有体现,恣肆精彩的莫言式小说语言重现。与莫言浓重的笔触迥异的是台湾作家舒国治的首部内地出版作品《理想的下午》中的文字风格,简约、恬淡又略带古雅,所谓文如其人,舒国治的行走文章和他本人一样自然、随性,多的是真诚感悟,少有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