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典文化普及读物之“智品”书

2010-02-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傅璇琮 我有话说
最近,万卷出版公司编集、出版一套古典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已有30种,名为“智品阁”书系,颇值得注意。

“智品阁”书系,是计划将我国具有悠久历史而又绚烂多彩的传统文化精品系统地介绍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众,通过注释、今译、赏析和点评等,努力克服语言和文化知识方面的一些困难,让现代读者能直接

接触古典文明精华,特别可使青少年在开始步入社会阶段就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文明有清晰的了解和深切的感悟。

“智品阁”书系的一大特色,是选辑的范围极为广阔,确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与多彩风格。除著名的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以外,有好几种史书,如《春秋左传》、《战国策》、《三国志》、《二十四史精华》,概括了多种史体。另还有地理名著《山海经》,军事杰作《孙子兵法》,佛教名经《大藏经》。文学体裁,涵括诗、文、词、赋及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又如《唐宋八大家》,其初编者为明代著名选家茅坤(号鹿门),《明史》本传称“其书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即此书刊行后,乡村儿童也都争读。现在又从此书精选,确可提供古代散文创作的历史标本。堪为注意的是,这套书还有好几种不大为人所知而实为“雍容大雅”之作的笔记,如明冯梦龙《智囊》,《四库全书》仅列于存目,且评其“佻薄殊甚”,实则此书广辑“古人智术计谋之事,分为十部”,启人思路。

我还想再提两部极有特色的书,以供读者参阅。一为《黄帝内经》,这应是现存我国医学文献中最古的一部医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及其以前的医学成就。书中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结合阴阳五行的思想方法,指导临床实践,应是传统医学的思想源泉,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另一是明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此书虽原仅三卷,十八篇,但广述农业、纺织、制糖、造车等工艺技术,应当说是我国古代至明代时已达到的科技工艺智慧和创见。可惜此书在清代前期修《四库全书》时失收,少为人知。“智品阁”书系能收此二书,确可提供当今编印传统文化选本的范例。

“智品阁”书系的特点,除上述作品编选外,还有是对所选作品作精确的注释,贴切的评点,且以白话通译全书。这使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那是1981年7月,中共中央领导陈云同志的秘书王玉清同志到中华书局来传达陈云同志关于古籍整理工作的谈话记录,其中说:“古籍整理还不光是解决标点、注释,这还不行。要做到后人都能看懂,要译成现代语气。”稍后不久,1981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就随即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其中第二点就说:“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争取做到能读报纸的人多数都能看得懂。有了今译,年轻人看得懂,觉得有意思,才会有兴趣去阅读。”我觉得这套书能作通译全书,确是很好地贯彻了中央指示的精神,是古籍整理研究的一大新境。还应提出的是,这套书的诗词选本,作品今译不仅是一句对一句的现代汉语翻译,而是译与解相结合,既译义,又解情。古书今译,涉及文字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等,这些都属于益智,而诗词的翻译,还有移情的一面。诗词今译,其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思想,更重要的还有不同的时代环境、地理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形成的艺术心态和审美感受。这应当是诗词今译的特殊性,也是本书作传统典籍普及化的创新之例。

现在这套书还配有大量的古代原版绘画、版画,以图画解读文史典籍,更进一步把遥远的文化与现代人的距离拉近,引领今天的读者走进一个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化天地,让大家感受到国学经典中的力量与理趣。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石印本《绘图镜花园》序中有云:“披其图而如见其人,岂非千古快事乎!”现通览“智品阁”全书,确使人有“图文并茂,珠联璧合,丹青妙手,别开生面”之感。“智品阁”这次选辑的30种,近期陆续印出问世,范围广,种类多,读者阅读时当既有满意感,又有难度感,或有“读后不知所适”之感。但我想,鉴于中华文化之丰富多彩,“智品阁”以后还可继续编书。以文体而论,日记体可考虑,且古人名家所作之日记,往往与游记相结合,如南宋时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吴船录》,都以日记体的文笔记述其三峡之游,登庐山之胜;明代《徐霞客游记》,更逐日记远程山川之游。又如诗话,又是古代诗文评代表文体,如欧阳修《六一诗话》既评比、考析诗作,又多引述“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等名句,司马光《续诗话》也引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佳作,且“品第诸诗,乃极精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如这次编有《曾国藩家书》,确也为新貌,实则中国古代书信之作甚多,不限于家书。近几年我主编一套《中国古代散文精选注译》,八册(将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就约一位学者专门编选一本《书信卷》。盛唐有诗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值此套出版之际,谨再抒寄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