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周思聪:灿烂至极归于平淡

2010-02-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明明 我有话说

曾有人说,周思聪是自李清照以来中国最伟大的女艺术家。在美术圈外的人听来,这种评价也许过高,但周思聪的确是公认的杰出画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有着超人的天赋和悟性,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画当之无愧的引领者。前段时间,北京画院举办了“我爱平凡的人――周思聪创作及写生作

品展”以纪念这位女画家的早逝。

长白青松 国画 1973年

去年是周思聪老师诞辰70周年,她是1939出生,1996年去世的,去世离现在已经13年了,时间过得非常快。基于很多周思聪先生的老同学、老朋友们一直在呼吁,北京画院就举办了一个中小型的特色展览。

这个展览与原来办过的周思聪的展览有所不同,从展览的策划,展品的征集上应该有全新的特点。有感于当今的美术创作状况,在这几年的创作过程中,我感觉到我们在主题创作上的缺失,这些缺失就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向周思聪这样的前辈艺术家们学习创作经验,他们的经验是很需要总结的。这些经验包括她在主题构思,立意、收集素材、创作的过程等等方面。基于这些原因,我想通过这次画院策划的展览,通过周思聪在“文革”及80年代的一些创作,与她所收集的素材――素描、速写作品进行对照,以这样的方式来呈现一个周思聪的展览,让大家来了解周思聪作为一位人物画家,一位创作出很多经典艺术的中国画家的创作过程,从中来探索她在创作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希望对当前的美术创作、美术发展提供借鉴。从这次展览作品的来源来讲,囊括了北京画院收藏的周思聪的作品,周思聪家属收藏的作品,还有一位收藏家李志远先生提供的画稿、速写。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整理、对照、研究、编辑并出版画册,这样就能够比较完整地梳理出周思聪在那个时期的创作状况。

我是从1972年开始跟随周思聪老师学习的,当时我是工厂的业余作者,见到她在美术馆展出的作品《穿新鞋跳新舞》之后,我就一直跟着她与卢沉老师学习。我感觉周老师平时很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对普通人的热爱和关注,她完全是以一种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掘一些她有感而发的构思。比如她在1972年创作的《穿新鞋跳新舞》,到后来的《山区新路》、《长白青松》,之后又画了一批矿工的生活速写,矿工的写生、农民的写生,我都跟着她与卢沉先生一起参与了。通过这些活动,我感觉周思聪先生是通过写生去了解她所不了解的、又想去表现的题材。比如说京西煤矿,她就跑了很多次,在这之后,她产生了很多表现矿工题材的作品。还有《山区新路》这幅作品,她在画面中描绘两个小孩给修路工人送水的场景,特别生动地反映出她所观察到的、所发掘出的新意。这些是她自己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后升华的立意构思。这一点我觉得《长白青松》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在这幅作品的后面有很感人的故事。

我们也是从“文革”过来的,其实有很多艺术家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有些艺术家关注当时的政治,通过一些对政治运动的感受来产生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些作品带有政治性。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当时的政治压力是现在不能过多去指责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选择的。但是周思聪一直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她的那种情感,那种自发的对普通人的情感在创作中明确地反映出来。包括对周总理的描绘,周思聪老师对周总理的情感跟当时所有人是一样的,她创作出那幅周总理在地震灾区慰问的《人民和总理》不是偶然的。第一是源于她对周总理的情感和周总理对周老师人生的影响,第二,邢台大地震对周思聪的震撼和她自己人文情怀的触动,才使她产生创作这幅作品的冲动。另外,她又花了很长时间去邢台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回来才开始进行创作。从周思聪的艺术道路来说,这是她创作的旺盛时期所创作出的作品,表明她一直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而且她也一直在说喜欢平凡的人,喜欢静谧的大自然。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才产生出这些影响后人的作品。

70年代初,她从干校刚回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去大车店。因为在北京周边赶车人住的旅店里全是拉马车的车夫,我们经常到那里去写生。里面都是大通铺的炕,一进去,好多歇脚的人就一个一个地到我们跟前为我们做模特。从那个时候起,她画了很多幼儿园的写生、工人的写生,还到机械厂去写生,后来又去京西煤矿写生,其实从煤矿写生,她萌发了一些对后来创作的冲动。到了80年代的时候,她去了彝族地区,后来我们又一起去了西北,再后来她又去了辽西、福建,画了那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画。

其实在她看来,作品中少数民族人物的服装并不重要,她要表现的是深层次的东西。从她一步步的写生活动去研究的话,对一位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和把握来说,很多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是源于生活当中的。因为当时的艺术家只有靠自己的眼和手中的笔去把握形象。

周老师的人物画小品流传有两部分,一是海外回流作品,二是送人作品。她和卢老师后来都认为这批作品并不代表她的水准。为什么呢?首先可以从这批作品创作的起因谈起。从我开始认识她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向她求画,当时她画的很多都是表现小孩的题材。后来改革开放刚开始,1978年的时候,咱们国家跟国外的交流多了一点,当时的外贸需要一些中国画,周老师就开始画一些少数民族人物题材的作品,她的作品也开始到香港地区及新加坡、日本展出,这些地方要买画的人很多。也是出于刚刚开始的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需要大家来这样画。周老师画的这批作品,我认为对她后期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这样一批作品作为支撑,没有这样的实践过程,没有这些大量的水墨画支撑,她不可能达到娴熟的程度。其实我也画了一大批这样的作品,现在看来并不好,但它们恰恰是我艺术创作中必经的历程。如果没有当时画的那么大批作品的实践,哪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周思聪师从蒋兆和、叶浅予先生,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到了北京画院,画院给了她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这里,她跟老画家接触,认识传统笔墨的精髓,后来在创作中又吸收了黄胄先生的一些元素。她表现得更加生动,更有灵气,又符合自己的性格,所以才产生了像少数民族系列的作品。再下一步的转变,周思聪去彝族地区,去福建,包括后来去西北、辽西,实际上这段时间是她艺术风格和艺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变期。

我们一直在说“画如其人”,周思聪几个艺术时期风格的转变跟她个人人生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80年代初,她画了很多少数民族少女,画得非常阳光,改革开放后的心情是很愉悦的。可是到了1983年,她查出来得了类风湿以后,她的生活和艺术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周思聪整个艺术历程的转变是与她思想的转变,对事物看法的转变相关的,她所关注的点跟过去是不一样的,她关注了人们的生存、过去的苦难、大凉山普通人的劳作,这些外在的东西跟她内在的艺术家的感受与女人本身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了。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实际上就是在画她自己。从周思聪的艺术历程,结合她的人生体验,可以看出她实际上是在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所以这种苦涩是一般艺术家没办法表现出来的苍凉。

她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艺术家的责任感,在艺术生涯一开始就非常强。从“文革”前的《包身工》到后来的《人民和总理》,再到《矿工图》,包括晚年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人物小品。她自觉地在反映人民的生活,反映自己的感受。当时没有人逼着她,而且她的性格是越逼着她她越不会做,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生活打动了她,生活在底层的这些人打动了她,她才会去创作,她是有感而发的,是从心里面去体会的。如果说用一句话总结周思聪的话,可以说她是用生命谱写艺术篇章的人。她完全把自己的生命、人生与艺术融合在一起了。

我从她所有走过的路总结,她是用生命、汗和血来创作的,所以她才会创作出别人无法复制,别人无法理解的艺术。我们来看她的艺术生涯中几个不同的高潮,《人民和总理》,《矿工图》系列、彝族系列、荷花系列,真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她归于自己从社会的繁杂不平静,抗争、无奈到最后这种大彻大悟,归于平静地面对疾病的折磨、面对死亡,最后产生出这种平淡的艺术。有几个朋友跟我说周思聪最精彩的作品就是这批荷花,为什么这批作品最精彩?原因就归于她晚年这种思想的升华、精神境界。像弘一法师,那么有本事的一个人,皈依佛门去修炼,最后走的时候一贫如洗。我去看过两次他的遗物,非常感动。弘一法师荣华富贵都见过了,最后他追求的就是一种境界,周老师也在有意无意间走到了这种境界。

很多人都解释说周思聪晚年拿不了笔,只能这样画。这样的认识是不完全的。不从她的精神层面,身体的实际状况去综合考虑的话,是没办法完全解读这批作品的。而且如果周思聪不学习传统,不看八大、石涛的画,也不会产生这样的作品。她是有传统积淀的,虽然晚年扔掉了一些东西,但抛却的只是一些技法表面的东西,传统的积淀还在里面。她在有意无意中达到了佛家、儒家的一种高境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