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家阅读(11)

2010-0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菁霞采访整理 我有话说

读历史细节更有趣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我是研究近代史的,平时读书主要以历史类为主。专业外的书也读,不过广义上和专业还是有些关系。最近读了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这本书

很好,也引起了应有的注意。沈志华的书中有大量解密的俄罗斯档案,主要谈政治,经济,解读苏联这样一个大国的兴起和崩溃。它提供的是一个大的框架,属于宏大叙事的那种。

但如果将另一本书和这本书配在一起读,会感觉很有趣。社科院世界史所闻一先生的《苏维埃文化现象随笔》(以下简称《苏维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从历史细节入手,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读起来更为有趣。如谈伏特加酒,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伏特加是俄国原产,但实际上它是从北欧传过来的。一提起伏特加,就让人想到俄国,它已成为俄国文化中的一部分。伏特加到后来成为社会问题,战争期间,列宁曾考虑要不要用伏特加来鼓舞红军的斗志,这使得它和政治又有了紧密联系。

还有一种饮料叫克瓦斯,苏联小说里经常写到。克瓦斯是苏联的传统饮料,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但酿造这种饮料需要大量的粮食。从斯大林一直到赫鲁晓夫,搞合作化,都没能解决农业、粮食问题。这样,克瓦斯必须限量生产,只有在特供店才能买得到。到后来喝克瓦斯几乎成了特权阶层的象征。随着国门打开,苏联的饮料市场面临着国外饮料如可口可乐的冲击,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克瓦斯一度被又赋予某种爱国主义的色彩。当一切被泛政治化之后,什么都和国家、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如说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状况,那种互相告密,人人自危的情形,我们都很熟悉。文革中,我们从香烟壳,塑料鞋底,或一副画里,都能够附会出“反调”。而《苏维埃》中也写到当时苏联人们从一些机器上,甚至一把勺子手柄上的花纹中看出种种“反调”来。二者的情形是如此地相似。

我前两年写过一篇文章《轰动全国的“黑画”风波》,谈文革前夕一幅名为《你追我赶》的画所引发的问题。当时阶级斗争把人们训练得“政治敏感”越来越强,硬是从一幅表现农村劳动场面的画中看出“反标”来。从那时起,很多地方开始出现这类现象,很多人为此倒霉。我看闻一的这本书,1937年时的苏联也是这样的。

读这些书,让人产生严肃的思考。苏联如何崛起,又如何轰然倒塌。你看着很强大,但实际上它又很虚弱。苏联对我们国家影响非常大,确实有必要理解苏联是怎样崩溃的。

另外还有一本《红旗照相馆》,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是如何形成的,很有意义。以前只有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私人没有摄影设备。大跃进时代真实的影像作为历史非常重要。作者是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学历史出身,所以不像一般的摄影记者那样,只是从构图等艺术的角度来拍摄,他的照片有历史感。在书中,他分析大跃进年代那些虚假的照片是怎么出来的。而我们搞历史的人,虽然经历过,知道一些,但只是限于文字。照片的效果与文字不一样,这些影像为历史保留了真相的一面。

寻找现代化原点

■黄树森(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名誉主席,编审,中山大

学客座教授)我最近在读王立新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读这本书,我想寻找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化的原点。这也是我主编的“中国九章书系”中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现代化,是在广东先开始的,这一次现代化的原点是改革开放,特区的建立,小平南巡,但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原点是什么?

现代化涉及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是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即如何由传统的人变为具有现代意识和观念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现代知识是一个必要的,实质性步骤。从中国近代的历史来看,即是因为西方思想的进入,诱发了中国谋求现代化的过程。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里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中国近代现代化的源起也是在广东。从1830年开始,外国传教士以及其所负载的西方文化,陆续从澳门、广东登陆,沿广州、厦门、天津等城市,向北方辐射,形成一个中西文化的走廊。也由此形成了中国近代现代化的原点。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问题的一些答案。

另外,这本书讲美国传教士来华传教。自然,传教中会夹杂很多问题,包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中国原有的文化中心主义,外来的冲击和我们自身的反应,也包括现代和传统,内因和外因等几对矛盾。在这些矛盾里面,如何用一种正确的观念去看待、处理,将历史的迷雾拨开,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它对民粹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两个方面,都做了一种廓清。也由此见出,最早开眼看世界的那一批思想家的精神资源主要是从当时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里面获取的。

中国思想界的很多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学的崛起,传统教育的变革等,在这本书里,作者都将它看成晚清现代化的一个环节和过程。这对我编“中国九章”书系也有所启发。我其时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是,葡萄牙人、欧洲人到东方来,要选择一个外贸的登陆口岸时,为什么选择了澳门?英国人当时在南京打仗,后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的地方为什么选了香港?一直到现代的改革开放,为什么又选了深圳?我主编的这套丛书中,广东的那几本,都牵涉到广东在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过程中,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即是要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