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届大学生,大概也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了。漫长十年的放逐与磨难,政治歧视的另册处境,文化沙漠的贫瘠荒凉,都使这一届学生少年即食愁滋味。这本书中所有人的简历,可以概括这一群人类似的时代际遇。能有机会上大学,简直是天赐洪福。当然有考上的实力,也需要长时期艰苦的积蓄,还需要体力与智力的本钱。一般来说,他们是一些天生的读书种子,也是忧患磨砺出来的顶级头脑与崇尚文化价值的心灵。能上北京大学,更像鲤鱼跳龙门。当年我落榜,次年能考入吉林大学,已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也高兴得如获新生。对无须试跳、一次成功的七七级的学生,自然有很深的敬佩。北大七七级又是七七级中的佼佼者,更有理由让人仰视。他们的热情没有被冰雪熄灭,青春像是被冷藏了起来,惊蛰一过,气候转暖,书生意气立即喷发为万丈豪情。在吉大,在北大,在所有的高校,他们大概都是最活跃的一群,结社演讲,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各种社团,就所有热门话题发表意见,领导学生运动。当年策划《这一代》的人和多数撰稿人,大都属于各高校的文学七七级。难得的是,北大的文学七七级能够把当年的资料保留下来。《早晨》是他们自己的园地,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和民歌整理,都是青春时代最鲜活的印痕。尽管不免稚嫩,不免夸张和肤浅,清纯中的真挚却无法被岁月掩埋。所有的主题都关联着时代的症结,一个世纪文化精神的遗传基因,张扬为这群年轻的北大人血脉贲张的激愤。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他们纷纷以各种文体名世,不竭的才情发源于这水土丰美的校园中小小的园圃,当年的子叶生长为华盖亭亭的大树。
这一群人,一开始就进入了历史的腹地。每个时代激流的涡旋都在北大留下粗粝的遗存,却不曾磨损一代一代北大人的淳朴心灵和正义的信仰。在几位老师的文章中,第一次深切地了解到从50年代到60年代,知识分子身心所经历的巨大苦难。他们在无奈中的坚守,在沉浮中的豁达,都为后来者提供了人格与精神的滋养,也是几代师生之间,灵犀相通、彼此呼应的精神纽带。同样是历史岩层下的受难者,同样经过岁月激流的淘洗,师生之间几乎连绵着历史峡谷的断层。于是,最让人感动的篇什,是师生和朋友之间真情的怀念,超脱了世俗的厉害,也消弭了地位的差距,跨越了年龄所标示的时代的鸿沟,时间以不变的情感质量在众多的心灵中流泄。多么幸运的一群人,能亲聆几代与世纪同行的著名学者面授,光是他们的课程表已经让人艳羡不已,学术文化的雨露点点滴滴滋养着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使《早晨》所涉学术领域从古到今,从庙堂到民间,铺开了宽阔的学术基础,当年的作者日后几乎都是这个领域的重量级专家。而先生们对逝去学生的感念,更无法让人不动容。他们多是由于学业而相识,共同的专业兴趣使彼此激赏而多年交往。即使隔世相望,灵魂的默契也是诗篇中最动人的韵律。先生中有我熟悉的,学生中也有我熟悉的,自然能体验他们的真情倾诉。即使是未曾谋面的,也在同学的闲谈中略知风神,生者和死者都连接着广大的人生。只是读着这些纯净的文字,情感的重量让心灵有些不堪重负。
生命处于生生不息的代谢中,几十年的光阴几乎是倏忽而过。当年的青春已经绚烂如秋,结满丰硕果实的大树年轮不再清晰。一代又一代人在更新着世界的图景,但是深入历史岁月的生命,永远会留下自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