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详是一条离家最近的路

2010-03-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郭文斌 我有话说
打开每天的报纸、网站、电视,重要位置多被天灾人祸占着,触目惊心。

而这些天灾人祸又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人们甚至来不及记住标题,就被新的天灾人祸顶掉。

就连天灾人祸都是如此匆忙,如此席不暇暖。

为什么?

在我看来,天灾是因为自然失去了安详,人祸是因为人心失去了安详。

为此,2006年,我提出了安详主义的概念,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实践。

让我惊喜的是,在安详主义影响下,不少问题学生得以改变,不少问题家庭得以改变,不少心灵疾患得以痊愈。从此,每逢我们搞一些公益活动,那些从中受益的同志都会闻风前来做义工。

作为一个作家,去四处演说,无疑是不务正业;但是当对方的邀请到来,特别是学校,一想到孩子们那些渴望的目光,我就下不了拒绝的决心;因之,写作搁置;因之,稿债高筑;最后都不敢接听催稿电话。

安详主义之所以能够应对社会危机,是出于对人,特别是现代人最大痛苦的体认。

那么,现代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说是焦虑,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而焦虑又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出现的?

在我看来,一是无家可归,二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想想看,当你飘泊一生,回到老家,却发现那个家已经不在,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想想看,当你身处迷宫,却总是找不到出路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想想看,当你身陷沙漠,不辨东西与南北又是一种什么感觉。

因为无家可归,人们筑财为巢;因为无家可归,人们筑权为巢;因为无家可归,人们筑名为巢;因为无家可归,人们“做爱”为巢。

人们就是被这拼命地“筑”累垮的。

人们之所以疯狂地“得”,正是来自疯狂地“失”。

人们发现,疯狂地“得”和疯狂地“失”是一对孪生兄妹。

然而人们又找不到挽“失”的办法,人们发现生命像一个破桶一样漏着,但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来自一种巨大的无用功的懊丧成了现代人新的焦虑。

只好一边拼命挣钱,一边频频出入于医院,甚至司法机关,甚至刑狱。

只好一边拼命逢场作戏,一边诅咒着真情不在,却又乐此不疲。

泡沫的财富,泡沫的权力,泡沫的婚姻,泡沫的健康,泡沫的幸福。

食品危机,健康危机,感情危机,安全危机,教育危机,文化危机,环境危机,等等……因为找不到一条回家的路,人们从未有过的慌乱和空虚。

为了填充这种慌乱和空虚,只有以加倍的速度来掩饰,只有以拼命的忙碌来掩饰,只有以财富的积累来掩饰;好抓着速度、忙碌和财富让生命暂时逃避掉这种要命的空虚和慌乱。

生命进入一个巨大的两难:要么被速度累垮,要么被焦虑击垮。

最后,速度本身又成为一个焦虑。

生命的高速公路上,残骸历历。

更有一种人,因为迷失日久,他们压根就不记得还有一个家,或者压根就不相信还有一个家,也不相信有一条回家的路。

因此,他们以速度为家,以效率为家,以欲望的满足为家。

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

为了这个利益最大化,不少人直至把车开到不择手段那个道上去。

请问,不择手段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又会给这个不择手段的人带来什么?

尽管大家都明白这是在沙漠上盖房子,在火上筑巢,知道这是蒸沙成饭,但是别无选择。就像人们知道当“爱”成为“做”出来的,那个“爱”已经成为机械制造,已经充满着汽油味,活塞味,充满着噪音、排污,但是人们又别无选择。

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时间进行一场经典的爱情。

当然也就没有时间进行一场经典的爱。

就像一次我提议一位有钱的朋友去乡下看望一位孤儿,他说我可以给你钱,但是我实在没有时间。

没有谁愿意把车开出高速公路。

再过一段时间,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一个经典的梦,都值得怀疑。

由风景和速度而生的焦虑再度产生。

旅游业的兴盛正是这种焦虑的副产品,正是因为人们在平常的日子里看不到风景,在最近的心的花园里看不到风景,风景才成为一种饥渴。

餐饮业的兴盛正是这种焦虑的副产品,吃已经不再是吃,而是满足人们的一种填充感。

房地产业的兴盛正是这种焦虑的副产品,正是因为人们无家可归,才拼命地置家。

在我看来,是四种飓风把现代人带离家园。

一是泛滥的物质,二是泛滥的传媒,三是泛滥的速度,四是泛滥的欲望。泛滥的物质抢占了人们的精神,泛滥的传媒抢占了人们的眼睛,泛滥的速度抢占了人们的时间,泛滥的欲望抢占了人们的灵魂。这四者攻守同盟,狼狈为奸,陷套并设,圈人圈地,最后织就一个天罗地网,让天下无辜难以幸免,难以逃脱,难以挣脱。

四种飓风之所以能够得逞,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常识的缺席。

因为这个常识的缺失,人们一点儿免疫力都没有,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烈火沸水一般的焦虑将会成为远比艾滋病和癌症更让人们束手无策的集体疾患。

而消除这种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回家。

这是一条经过许多人证明无误的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