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喜欢的就会买――囊中羞涩啊,而是先行判断,确定一本书至少要读两遍时再买,至于其它的书,不好意思,是从网上下载电子书看的,而且看的还比较心安理得,不过,也还算“读亦有道”,虽然有些对不起作者和出版商,但好歹没让盗版商挣着钱。其实,我并不喜欢看电子书,用电脑看书对我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另外,也觉得只有手里捧着纸版书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要想便宜的读正版书并不容易。
较早时候,新到一家书店买杂志,付钱时顺便问了下老板娘买书打不打折,回答是教材八折小说六折,忍住心中的喜悦追问小说是否正版,老板娘没回答,以为没听见又问了一遍,还是没回答,这才明白老板娘是个厚道人。其它私人书店也差不多是这样,教材八折可能是正版,其它的一般是盗版的多些,正版的也有,但打折不多数量品种也是很少,而规模相对大了不少的新华书店,却是一副就不打折偏不打折的样子,也就很少走进去过。
后来便想,这书是非借不能读了,然而对我而言,这也是痛苦的,因为对于读书,我是习惯先占有再享受想读时再读。所以是带着一些悲壮,头一回走进了县图书馆,决心借书看了。在等到搞卫生经过的管理员后,她告诉我馆里的书不但破旧而且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没买过书,所拨的一点经费都用来订报纸杂志了,如果真要办借书证,就先看目录里是否有想要借的书。翻了好一会儿目录后,发现我需要的并不多,就只好空手而归。我不知是不是该庆幸管理员没让我花冤枉钱,但对图书馆的这种状况,到现在我还为之耿耿于怀。
如果单纯从图书价格的绝对值来讲,中国大陆的书价和美国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数十元和数十美元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人家书价高,图书市场反而还繁荣。而我们呢,一边是读者直呼书价难以承受,一边是作者的收入和人家相差一大截,真是怪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市场运作诚然是问题,但我更关注的是,人家书价高似乎没有我们读不起书的问题,这我是相信的,据我所知,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很多,而且借书很方便,一个图书馆借不到,工作人员还会帮你从其它图书馆“借”来,借书的人只需等就行了。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差别。值得一提的是,前些天有个新书网上销售不低于85折的事情,对我倒没什么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我不反对它,因为如果一旦实行,那么将来旧书也会不让打折的,这岂不是要逼我们这些收入低的人拿饭钱去买书?这两天我看到有人在豆瓣上呼吁抵制新华书店,不知这些不想图书打折的人看了会有何感想。
其实,说白了,会这样到网上买书,还买出诀窍来,只是因为在本地买书贵、借书难罢了,可以说是现实环境逼的。另外,最近我又发现在一个网上书店特价正版书的折扣比3、4折还低,不过品相一般不好,大多是顾客退货或是库存放了好多年的,这让又有一些洁癖的我心里很犹豫到底要不要放弃对品相的要求,而一旦接受了,也还是那句话――书,非网购不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