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使用非常简单:发送不超过140个字符的内容,留言就会自动出现在你好友的微博首页上,如果你想知道某个朋友的举动,只需要“关注”他。《微博力》一书是美国记者谢尔・以色列的作品,他选取Twitter在知名商业公司上的成功使用案例,分析了使用微博的主体――政府、商业公司、个人――所得到的不同收获与改变,同时对微博提出建议。
当点对点的单线传播扩散为蜘蛛网一样的网状传播时,它在某种程度上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及时性”。近几年来竞选美国总统的胜出者似乎总能搭上最新的媒体趋势,2003年小布什赢得竞选依靠成功的电视秀,2008年奥巴马借助的则是Twitter。在大选之日,奥巴马的Twitter(@BarackObama)拥有8万多位关注者,相关留言高达100多万条,这些数字足以让他成为最受关注的账号。
虽然没有具体的民调公司研究统计Twitter到底为奥巴马赢得了多少选票,但Twitter对奥巴马的帮助在于:它不仅使奥巴马的忠实拥趸更加坚定,而且使中间派有更多机会了解他。《微博力》中也介绍到,参与总统竞选活动的人的留言,并不是某位高层人士发布的,而是信息灵通的志愿者。他们在第一时间发布通知何时何地有什么方式的活动,哪些是奥巴马亲自参与的,哪些仅仅是资金的募集活动。这也不是一时的话题,白宫在总统确定后注册了新账号,讨论行政部门的有关活动。虽然这个看似双向的交流平台背后仍是政府单向发布信息的思维,但也不排除有天白宫新闻处会拥有一位专业的推客“发言人”。如果有人怀疑微博究竟能带来多大改变,高喊“Wecanchange”的奥巴马可以给他最明确的回答。
毫无疑问,微博众口相传的特点,在塑造企业形象上是一把不可多得的营销利器。书中记录了大量商业案例,包括戴尔、星巴克、IBM等公司是如何利用Twitter平台转危为安、获得机会的过程。当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趋势时,如何乘势而上是商业公司考虑的事。微博自然不是唯一选择,但它是不能忽略的选择。谢尔・以色列的观察显然更进一步,微博不光是针对“散装”性质的客户,在B2B(企业对企业)的互动交流中它能发挥更大作用。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各大微博网站在商业上的运作还处于探索阶段,但Twitter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拥有超过5000万用户(现在这个数字应该更高)这一事实,预示了微博庞大的升值空间。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越来越多人有机会参与到新闻进程中。2008年,网易推出年终策划――不跟帖,无新闻。2008年是个多事之年,2008年也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国身上,也是这一年,网民成为新闻领域意味深长的名词。网易的年终策划用一组组图片和网友跟帖概括整个2008,将“公民记者”的头衔赋予每位参与新闻进程的普通人。技术时代,记者的门槛被大大降低,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焚事件的画面来源是过路人拿出手机拍摄的视频,比如沸腾一时的华南虎事件。每一个正在经历事件的人都是记者,网络早已成为发布新闻的场所,微博的出现只是加剧了它的易操作性,尤其当手机成为新的传播工具时。
微博力到底能推动什么?在商业领域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它的力量,因为商业总是能领先许多行业感知到时代的变动,灵敏得如同春天的嫩芽。下一个变动对象或许是传媒业。当YouTube的视频发布取代职业记者的镜头,Twitter的即时信息取代通讯社的专业消息源,传统媒体如何融合新的网络工具,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发展。无论是YouTube、Facebook还是Twitter,都给予个人“发言”的权力,让普通人不再孤单。一部通讯设备,一根网线或一块网卡,你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王国,因为我推,故我在。
《微博力》[美]谢尔・以色列著,任文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