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大教授串谋“百年中国文学与学术思想流变”

2010-03-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在好的大学里,同事之间的交流切磋是一个大学保持高水平的因素。“我们不能要求老师捆绑在一起就做一个题目,但是希望老师知道你的同事朋友在做什么,既保持每个教师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希望互相了解、互相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这样表示。为此,北大中文系召集十多位教授聚集一
堂,共同探讨“百年中国文学与学术思想流变”。

说到严绍?,究竟是搞什么的?疑问很多。严绍?教授自问:一个北大古文献专业出身的学生,怎么在北大51年中,变成了一个“多面插手”而“越界操作”呢?严绍?自称:他的学术轨迹,或许正是在北大这样的人文学术的氛围中,顺从中国人文学术隐秘的内在逻辑,逐步发展而造成的,现在,也只由北大才能制造出这样一种类型。

孔庆东教授重提文学史的写作。他说:“我们是否还拥有一个完整的学科史背景?各自都很有成就,每个人领着一路人马或者是开创一条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很难整合,并不是我们用行政的力量或者用某个大学者的感召力能够整合起来。”他认为,应该承认现实,不再勉强追求用一个统一的观念来整合文化史专业的格局,才可能找到一个新的突破。

在谈到“文学”如何“教育”的问题时,陈平原教授说:“我一边写文学史,一边质疑文学史,我质疑不是文学史应该怎么写,而是文学史的合理性有没有,以及在整个大学体系里面这个学科到底应该怎么建设。”在他看来,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合理化、专业化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文学作为一个学科逐渐被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专业的领域,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便是文学教育的中心由技能训练词章哲学转化为知识积累的文学史,对这种转折,不取决于个别人的审美趣味,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决定的。

针对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的分歧认识,陈晓明教授说,评价一个时代文学的高度不是由所有的文学作品来确认的,只能由少部分作品来确认。因为一个时代文学的艺术高度有复杂的结构,由少部分金字塔似的高水平文学、相当多中等水平、相当多一般水平的文学作品构成。“如果说每年能够有五六部作品不错,十年下来有五六十部作品不错,其中有五六部作品相当好,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文学时代就成立了,就站得住脚了,我的评价是从常识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我们的文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