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科
齐和前妻塞西莉亚
爱丽舍宫、新锐设计师、布吕尼,萨科齐宴请梅德韦杰夫,“第一夫人”紧身长裙无文胸出境,抢足风头。英国小报酸酸地评价其不合外交礼仪,而法国媒体则称“有这样自信和性感的夫人陪伴,萨科齐俨然是一个充满自豪感的丈夫。”不几天后,开始有媒体大肆渲染第一家庭的婚外恋,布吕尼竟是在泰国跟情人度假时被紧急召回参加国宴,乃至《星期日报》点睛道,看来总统的婚姻只剩一口气了!法国人对风流韵事极尽宽容之能事,成就了巴黎浪漫之都的声名,2006年出版的《性政治》一书对此有详尽的观察和描写,以上种种不过一碟小菜而已,反是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萨科齐前妻塞西莉亚更有味道。
诸多传闻早已掩埋了事实。《每日邮报》新近报道塞西莉亚疑因家庭冷暴力离婚,而过去的媒体最为津津乐道的则是她的特立独行,拒绝充当政治的装饰品,用离婚来逃避第一夫人的光环。颇似《列女传》中的老莱子妻,老莱子追随妻子的脚步,放弃楚王的“守国之政”,远避江南,得以享用神仙般的“人莫知其终”。也许希拉里的遭遇更可堪比拟,女人对爱情和权势的权衡取舍,类似埃及艳后绵延至今的诱惑,游走在权力巅峰的爱的毒蛇,可以夺走凯撒大帝雄霸世界的光环。萨科齐匆忙再婚,布吕尼的年轻貌美却掩饰不了他的挫败感。塞西莉亚对萨科齐的评价从“看起来就不像是当总统的料”到“能够为法国和法国人民做很多事”,看似矛盾,其实很一致,因为选举时她投的就是反对票。究竟是法国人还是塞西莉亚更了解萨科齐,这的确是个难解的谜。
如果说爱情和婚姻是男人和女人的战争,凯瑟琳・毕格罗以《拆弹部队》荣膺奥斯卡最佳导演,击败前夫卡梅隆如日中天的《阿凡达》,看上去很带劲。然而这对怨偶之间倒没有太多的八卦,两年的婚期中合作过一部警匪片《劲爆点》,不太成功,而且,很有可能正是在这次合作中,两个才华横溢的独立精神产生了不可弥补的冲突。之后卡梅隆的绯闻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导火索,毕格罗很低调地离开了卡梅隆,离婚后还曾合作过一部《末世纪暴潮》,据说《拆弹部队》的剧本也有卡梅隆的一份功劳。卡梅隆表态说:“如果别人赢了我,拿下奥斯卡的大奖,我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但毕格罗拿奖我会很高兴。”毕格罗当然也报之以李,极力称赞《阿凡达》的成就。当然,也可以把这个故事讲述成一部经典的情感励志剧。初出茅庐的美女导演堕入著名导演的情网,却发现他正是自己需要战胜和超越的对象,在婚姻的阴影中无所作为,只能默默地积累力量,直到获得这个正面对决的机会。
奥斯卡奖获胜证明了毕格罗“男人能做的事情,我能做得更好”,艺术手法和技巧的分歧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而政治观念的分歧带来的或许是灾难,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前妻温妮最近指摘他没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背叛了南非黑人,让黑人至今还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要冲突还是和解,要暂时还是要永远,不同的立场意味着不同的历史走向。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分分合合,前妻们偶然或必然地牵扯出一段失败的感情生活,这里边没有偶像,情感若隐若现在所有引人注目的东西背后,最是难以把握。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当这些女人成为前妻并且站到聚光灯前,男人和女人所缺失的灵魂逐步被放大。用胡塞尔式的精神手术刀剥离笼罩在外围的合理性,竟然找不到任何纯粹的内核。爱存在过,关系存在过,矛盾存在过,一切都结束了,看似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但虚无穿上再多的衣服,都会被时空无情地脱掉,哪一件衣服更漂亮,不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人是可以被消解掉的符号,因为真正属于人的本质早已退缩到一个无法观察的原点,而男人和女人,丈夫和妻子,前妻和前夫,因其不再完美而获得的意义却无法解构。平静的理性之海,水面下充满了感情的涡流,既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只有意识的地平线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