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话剧《天下第一楼》中,有句特别能引起哄笑的台词――“世道越乱,人们越爱吃!”但我最近有一天惊讶地发现,一家以前往往要拿号排队的饭店,居然一半以上的桌子都是空的了。
然而,再仔细观察一下又会发现,不过是出现了结构性失业,比如现在最先裁
以我的工作圈子为例,跟我合作密切的严肃的学术出版社,一旦谈起更大的发展抱负,提得最多的就是缺人啊缺人!如果真有能把工作顶下来的人,待遇是不在话下的。所以讽刺的是,当年做出选择的时候,很多人是为生计所迫,才去学那个其实没什么学问可学的MBA,结果事与愿违,学完后连饭碗都找不到。
在我那一代学者中,由于碰上了下海大潮,很多人都耐不住寂寞,弃文从商去了。而剩下来的一批人,简直就是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宝贝,被各个大学以高价左挖右挖。从北大到清华、从复旦到南大,到处都在议论着这样的跳槽新闻,也就是说,到处都在闹人才短缺!所以我们经常叹气,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地方,一旦干起正经事儿来,却又觉得人是最少的。
那么,有什么建议呢?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顺着你自己的知识和兴趣,把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得比较独特,而不要老是顺着陡转的世风,什么时髦赶什么,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一窝蜂挤在所谓热点专业上。
面对危机,社会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个人的知识结构也要做出调整。所以照我这个大学教授来看,对于那些当年并未完成学业的白领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和积攒,眼下未始不是回到高校重新读书的好时候。
非典闹得正凶的时候,我就对《中国学术》的编辑们说,记得明年今日,一定会是出版厚重学术著作的高峰,大家一定记得多去组织书评,因为现在没地方闲逛,都憋在家里著书立说了。同样的道理,每逢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正是哈佛商学院最拥挤的时候,因为正好抓住机会增值自己,包括那些突然在华尔街找不到赚钱机会的人。
即使只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也只有沿着自己的兴趣来发展,才能把你变成一个不可替代的复合型人才。只要你有足够的情商,你在知识上付出的学费,迟早都会收到高额的回报。更不要说,就算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钱也并不是样样都能的,特别是不能丰富精神视野。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稍稍反思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标准并不一定可靠。很显然,人们的心理结构和主观动机不一样,对于实践效果的验收就会不一样,所以他们还是会找到各自不同的真理。就拿今天的话题说,如果你还只会这样来接受教训――早知道提前哪怕一天把股票卖掉,或者早知道把房子变现,或者早知道多跟上峰拉拉关系免得被炒,那么,这场危机你就算白经历了,下场危机你还是难躲过去。
十三年前,我为《冰点》写过一篇《“差不多”的道理:消费时代的劝学篇》。看到消费主义的可能危害,我就想给那些沉迷于物欲享受的年轻人提个醒――其实在商品和价格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人生的快乐与丰足,又跟能否支付起奢侈品并无关系,所以希望年轻人能够小心翼翼地避开陷阱,获得自我发展的真正空间。
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具有典型的反常和非理性性质?我曾经说过,一方面,设若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并不符合你个人的实际需求,那么即使它索价再低,对你也是不经济的;而另一方面,设若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性能超出了你个人的预期需求,则哪怕它的附加值再少,也会使你付出过高的消费成本。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面对层出不穷的商品世界,其实总有一个特定的最佳性价比。正如老话所说,一要生存,二要发展。只要是面对着并非绝对必须的东西,你在购买之前就必须这样问自己:它对我的生存状况有多大改善?对我的未来发展有多大影响?这种追问可以帮你找到那个最佳点,节省一些虚耗的金钱,也就是说,节省一些赚取这些金钱的生命力。
读者们一旦灵活把握住了这种真正适合于每个自己的经济规律,从而自觉地打消费心理的深处把自己解救出来,就会不知少上多少无孔不入的商业推广机构的当,就会挣脱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到家里信箱组成的那么多的陷阱。
坦白说,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也正是我自觉地想要正视来自消费主义的巨大困惑的时候,而我当时认真得出的结论,也确实帮助了自己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了一种对于消费主义的免疫力,既能看破很多有名无实的奢侈品,又能以节约下来的实力,抓住很多迫切需要的好东西。否则,一旦沦为广告业的牺牲品,我就享受不起这么多的精神产品,也就发展不出这么广泛和平衡的兴趣。
今天,我也愿意再次野人献曝,再讲一次消费主义时代的劝学篇。希望有心向学的青年们,至少能在心灵深处,打造出抵御危机的防波堤,把自己的书桌安得更稳,从而获得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