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书城的自白:一般图书的经营现状与困境

2010-03-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沈勇尧(上海书城总经理) 我有话说
就书业、发行业的现状而言,做书不会有暴利,如果有暴利的话,是“被暴利”,尤其是一般图书。如果说,新华书店还有点小利的话,是因为我们新华书店还继承着一些优良的传统,比如,教材由新华书店发行,这是新华人生存的基础;第二,我们有自己的房产,这些自有房产是新华人可以开一个店销售一般图书、并且还能够做大一
般图书市场的优势;第三,新华书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以外的非图书经营的获利,所以,做书店很难赢得大利。

当然,大家的问题是,如果书城是亏损的,上海书城这么多的营业员,你是怎么养活的?现在流传这么一句话,所有的百货业,只要把书城的资源整合过去,业绩都会翻几番。百货商场的人员量没有我们多,如果它们有我们的人员量,那它就赚得不得了;同时,如果大书城有百货行业的经营模式,大书城也赚得不得了。

大书城做一般图书为什么会亏,亏在什么地方,我提供一些数据,请读者分析一下,做一般书到底挣不挣钱。上海书城的效益还算是比较好的,成本相对比较低,主营业务大概在3亿3,如果去掉净销的税,还有折扣折让以后,大概可以有1.1个亿的毛利。但是,我们的人员工资要占到码洋的15%-18%;第二,我们的物业成本要2700万,占到码洋的9.6%,物业成本包括物业管理费和租房子的租金;第三,物流费和我们的商品的污损,在上海书城大概要占到5%。然后,我们还要承担每年精神文明建设的300万的行亏,大概要占到5%。所以,这个三笔账加起来,占到33%左右。

我们比较一下百货业。上海有一家很大的百货业叫第一八佰伴,它大概有12万平米,只有400个人;它每年要做20多个亿,我们就做3个多亿,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它的33%的成本是怎么省出来的?

八佰伴所有的卖场都是长年承包出去的,如果说书城一万平米需要200个人的话,那么十万平米需要2000个人,十二万平米大概需要2400人,但是它400人就足够了。相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它省了1000个人的工资,这个工资大概是五万块钱,再高一点大概是六万块钱,那么它就省出了1.2个亿。

第二,书城有物业成本,要花费2700万,但是百货商场把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算给进场的公司了;第三个,它省掉了物流费和商品行亏。物流费是进场公司自己的事情,然后你这个商品丢掉和它也是没有关系的。

所以,因为经营模式不同,使我们在经营产品上有一块很大的成本,这个数字大概是33%。折扣让利以后,这个成本大概是36%,书城还能赚到什么呢?还没有算我们的折旧费用、办公费用,大概一千多万。所以,读者可以大概理清楚了,做一般图书是不赚钱的。

去年我们上海书城的账目显示,这么多的主营销售,大概可以获得1.1个亿的毛利,但是,我实际花费了一亿1640万,但是,还有3100万的利润。怎么还会有利润呢?

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两块收入,我们拿主营以外的联营联销、出租来补贴。出租,去年获得2700万利润,和付出去的物业和租金是相等的;第二,联营联销大概得了1100万的毛利。算下来,大概有3100万的利润。

但还有一个事情,上海书城本部每年花出去的租金是320万,是因为上海市委、市政府有一项宣传文化专项资金的返还,如果没有的话,书城大概还要亏两千多万。

所以,我的感觉是,做书店还能盈利,但是做一般图书是非亏无疑。至于一般图书的盈利模式,到现在好像还没有找到。出路在哪里呢?我的一个想法是,除了对课本有一个一定的价格限制以外,对其他图书应该放开价格。我们优质的出版社,经营了一个很好的作者,出了一本很好的书,版税也一定会水涨船高,如果定价很死很低,对出版社不利,对书店也不利。第二,还是希望国家能给政策,特别是给一般图书的政策的优惠,希望在税收上予以照顾。第三,我们自己行业给民众带来“暴利”感受的不当竞争行为一定要消除,比如,出版社的发货折扣不一,或者说,市场上折扣的不规范,让人感觉网上卖七折七五折的书也能生存,你全折就更能生存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