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书模”的出现,是市场经济下图书营销寻求新途径的必然产物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图书的知名度和销量。出版社和作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进而购买、阅读图书,这一点应该说没有异议吧?那么,采用“书模”这样的促销方式,有没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有。正如知名图书策划人金丽红认为,我国每年出版图书20万种,一本新书出版后,如果没有独辟蹊径的宣传,将很快淹没到茫茫书海中。因此,她在《狼图腾》这种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发行中请来了赵忠祥、腾格尔、白岩松等明星捧场,将出版的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最终的效果正如她所说的:“什么都没有白纸黑字的印数更有说服力。”由美女担任“书模”,虽然不及明星捧场,但轰动效应还是有的,必然能吸引眼球,继而提高图书销量。事实上,“书模”并不是中国首创,日、韩在这方面走得更前卫,而且效果非常好。或许正因此,莫言为其新书《蛙》举行发布会时,也大胆采用了“书模”,结果在现场赢得一片喝彩之声。
此外,它并不会如某些人担心,产生什么负面作用。图书推销员、书店工作人员能向读者介绍、推荐图书,“书模”为什么不能呢?不能因为是美女,就把“书模”往歪处想,继而否定这一新颖促销模式。至于说读者受“书模”影响买回图书后,能否继续读下去,这也是多余的担忧。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通过再高雅的渠道(比如作者赠送、签名售书等)获得图书,也难保不束之高阁。受“书模”影响买了书回去,而没能及时读完,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相反,通过“书模”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购买图书,这对促进图书市场繁荣,培养人们读书意识和习惯,难道说不是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