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吴福辉插图本文学史凸显个人化学术特色

2010-04-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刘霄)文学与文学史写作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会议以吴福辉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及著作为切入点,为探讨现代文学研究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的场域。作为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直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他又是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三作者之一,参加过其他现代文学史的写作,经验丰富,视野宽广,考察细致,文笔灵动活泼。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严家炎说,这是一部个人化的很有特点的文学史著作,种种条件使吴福辉能获得较多优势,“把过去线性的视点转化为立体的、开放的、网状的文学图景”。

选择上海望平街这条中国最早的报刊街开始现代文学史的叙述,是新的文学史眼光。有专家评价,吴福辉所要绘制的,是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网状的文学史图景。经过翻译而与世界文学搭桥,经过电影而与同时期的艺术沟通,现代文学的外延像章鱼的一个个触角伸展出去。“表”与“图”,以及典型年代文学“大事记”的精心设置,更是该书结构上的亮点。像文学研究会成立时的集体合影,瞿秋白绘制的阿Q漫画,闻一多在去云南途中留下的“不到抗战胜利不剃”的大胡子照片,都让读者耳目一新。

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陈思和评价说,《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大概是在迄今已经出版的诸多文学史中最有特色的一部。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其实都是个人著作,不过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即使是个人撰写的新文学史,往往也有千篇一律的倾向。吴福辉这部文学史的写作在多元共生的时代突出了个人化的写作特征,作者在吸取了近些年新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等成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试图从多维视角立体地描述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显示了可贵的学术品格与史家眼光,文笔与叙述方式也颇为新颖。“通俗文学怎么进入文学史?”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说,这个问题起码讲了20年,而且也尝试过,但是都不太成功。这次,吴福辉对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进行了一种尝试。“他说有4种文学形态:海派、京派、左翼、通俗文学,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可以讨论,但是他做了一个尝试。这是他的亮点。”温儒敏说,吴福辉的写作框架结构也很特别,他从上海望平街写起,有点像章回小说,试图营造一种大文学史,不光写作家作品,也写文学生态、文学传播、读者的反映,以及文学在整个社会所起的功能,他以网状的结构代替线性结构,用一种野史的写法,虽不如一般的文学史严谨,但恰恰是一种风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杨义说,“我讲了半天的中国文学地图、中国文化地图,但是对于帮助学生对地图的理解上,不如《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地图的概念就是展开空间,在时间的概念上强化空间维度,在边缘的地方强化活力,在材料的解读上强化深度。”杨义认为,吴福辉的作品提供了新的形式。“我在自己园地的一侧,开了一块生田,即写下一部实验性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今日终于可以把它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吴福辉表示。

关于文学史观念的变革,去年冬天吴福辉在上海大学讲课期间曾经同青年教师们座谈过,吴福辉详述了近年来5种有代表性的文学史新见后说,这些说法并非完全隔绝,实际上倒是可以相互补充、渗透,其中已存有“多元共生”和“大文学史”等各个要点的共识。这是学术界同步达到某个文学史重写阶段的一个集中体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