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翻译“推广家”金圣华

2010-04-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人们只知有翻译家,何来翻译“推广家”?其实这是我加给金圣华教授的头衔。因为她不仅从事翻译写作,而且不断倡办各种社会活动,推广翻译,促进文化交流,四十年如一日,称她为翻译“推广家”是恰如其分的。

金圣华,出生上海,在台湾上中学,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后又获华盛顿大学硕士、

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文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兼讲座教授。现任香港翻译学会会长,出版有《英汉翻译概论》、《认识翻译真面目》、《译道行》、《名家翻译经验谈》、《齐向译道行》等七部翻译理论著作,以及《桥畔闲眺》、《荣誉的造像》、《彩梦世界》、《海隅逐客》、《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选集》等十多部散文集和译作。

献身翻译,为推广翻译鸣锣开道

金圣华的父亲金信民,是与著名导演费穆等同时代的电影制片人,曾出巨资拍摄过《孔夫子》等大片。金圣华出身电影世家,人又长得漂亮,本来有条件成为电影明星。她文采极好,也有望当个专业作家。但是她却选择了翻译,而且倾毕生精力,全身心投入。

是她,早在1972年就参与了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系的建设与发展,就任系主任之后,她开设教学、科研、辅导三结合的“翻译工作坊”,带领系内同仁,设计翻译课程,编撰翻译教材,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使该系多年成为香港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也是她,从单纯教外语,发展到全面传授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文化翻译、应用翻译、传声翻译、字幕翻译、数字翻译等新领城,使翻译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她,两度当选香港翻译学会会长,在她任期内,经她筹款策划,举办了十项颇具影响的翻译学术活动,促进了香港翻译界与内地及世界翻译界的学术交流。她最早创办的香港翻译奖学金,扶持了一大批翻译人才的成长。她出任过香港双语立法咨询委员,承担了政府法律文件翻译的咨询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她因推动香港翻译工作的贡献,被授予O.B.E.(英帝国官佐)勋衔。如今,翻译在香港的社会地位已比早年大大提高,对此,金圣华功不可没。

研究傅雷,传播傅雷译事成就

金圣华精通英文与法文,在诸多前辈翻译家当中,她尤其崇敬法文翻译家傅雷先生。她认为,不仅傅雷的翻译经验值得认真传承,而且傅雷的人品和译德也应该广为传播。为此,她多方搜集傅雷的资料,采访傅雷两位儿子傅聪和傅敏,又走访罗新璋等熟悉傅雷的学者,多方位从事傅雷的研究,出版了《傅雷与他的世界》、《江声浩荡话傅雷》以及傅雷英法文书信的中译等。

值得一提的是,她把弘扬傅雷精神与推广翻译很好地结合起来。1991年她策划在香港筹办“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借此次义演筹款,成立傅雷翻译基金,并为香港翻译学会募集活动经费。起初有人非议“翻译与音乐不搭界”,并不看好这项活动,加以文人搞营销没有经验,开头几天,音乐会的票只卖出百分之五。对此,金圣华没有气馁,她坚信音乐也是一种翻译,为推广翻译的音乐活动,一定会有两者的知音前来支持。于是她登海报,开记者招待会,四处打电话,把所有的人脉包括她父亲,都发动起来帮助促销,终于在义演那天实现了座无虚席。

2007年5月,她代表香港翻译学会,又与南京大学法语系及国家图书馆,在南京联合举办了“傅雷百年诞辰纪念暨‘傅雷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傅雷著译图片展”,她在会上就傅雷的翻译成就及傅雷精神,再次做了精彩的诠释。

为名家“画像”,崇尚人文进取精神

金圣华是搞翻译的,但她却对有项“副业”乐此不疲,那就是替中文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和新校长就职盛典撰写赞词。这份差事可不容易。既要正面概括这些文化精英和社会贤达的成就、贡献和特征,又必须高度精练,不得冗长,而且还要适用香港重大场面常用的庄重文体。为此必须大量搜寻资料,才能灵活取舍,写出精华。一篇数千字的赞词,往往要阅读好几个月的材料,才能理出头绪,其辛苦不言而喻。

像对待翻译一样,她对这项工作也是极端认真,精益求精。迄今,她已为李嘉诚、田家炳、饶宗颐、连战、费孝通、季羡林、袁隆平、路甬祥、杨利伟、汪道涵、余光中、白先勇等海内外数十位著名人物撰写了赞词,以至被戏称是“写赞词的专业户”。正因为她写得用心,所以被写的名家,对她写的赞词都非常喜欢。在许多朋友的鼓励下,前年她挑选了十八位名人的二十篇赞词,随附她在采访这些名人时了解到的一些细节故事,合集出版,取名为《荣誉的造像―――正面与侧面》,著名作家白先勇为该书写了序。出书后,金圣华又把版税全部捐赠给中文大学的“儿童癌症基金”。有人问金圣华何以对这桩事如此费心?她说,这些名家的贡献和精神,是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写他们,介绍他们,就是希望大家像他们一样,始终崇尚人文与科学的进取精神,共同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举办华文评奖,热心弘扬中华文化

进入新世纪,金圣华又积极投身一项功德无量的文化善事。1998年开始,她筹划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主办“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该奖分短篇小说、散文、文学翻译三个组,向全球在读华文大学生公开征稿。冠军奖金为两万港元,最少的鼓励奖也有奖金五百元。冠亚季军及一等优秀奖的获奖人,还可免费到香港参加颁奖典礼及文学讲座。不但奖金高,决审评判的阵容更是华文界闻名遐迩的一流专家。先后担任过该奖决审评判的,小说组有王蒙、白先勇、齐邦媛、刘以鬯、王安忆等人;散文组有柯灵、余光中、余秋雨、董桥、林文月等人;翻译组有杨宪益、高克毅、彭镜禧、陆谷孙和金圣华自己。从1998年至2009年,已连续办了四届,获奖大学生遍及两岸三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五十多所高校。如今,这个奖项已成为青年文学奖中的一个品牌。前三届评奖完毕,还将评奖全过程,包括获奖作品、评判点评、获奖人感言等合集出书,取名《春来第一燕》、《春燕再来时》和《三闻春燕声》,这些书,都在香港书展中被评为香港当年度的优秀图书。

金圣华作为这项文学奖的创办者和前三届的筹委会主席,可谓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每届评奖需要花费上百万港币,这全靠她四处去募捐。此外,章程要她定,评判要她请,征文宣传要她抓,直到颁奖典礼及文学讲座的每一个细节,都少不了她的辛劳,连出版三本书都要她编稿看校样。我曾问她,出于什么考虑,她要花费这么大的气力去办这件事。她很平静地说:语言是把钥匙,能使人打开文化的空间,进入知识的天堂。我虽是学外文出身,但我深感中文最优秀,中华文化最富有精髓。面对欧美的强势文化,我们有必要为弘扬中华文化多多出力。每看到年轻人用中文写出好文章,译出好文章,我都会感到无比快慰,一想起这些,自己那些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金圣华刚刚退休,但她还在上翻译课,还在写翻译文章,还在做推广翻译的事。一句话,她还在译道上不倦跋涉,还在为弘扬中华文化而奉献自己。她的这种文化痴情,令我既感且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