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记忆中的现实世界

2010-05-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叶芳 我有话说

我一直认为小说首先是对记忆加以想象性改造的产物,这也许意味着大多数人在写小说的时候多少都带有自己正在体验着或已经体验过的生活的痕迹,这样就提供了读者另一种解读的可能性,那就是作者在小说中想表达的内容或

故事究竟与现实的结合是如何完成的,并且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联?作者对这个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有着何种看法?他通过虚构的小说试图告诉读者的是怎样一种生活价值?

如果毫无对作者背景的了解,也许你读了这部名为《光棍垴的那些事儿》的书也还是会有许多感受,是和读其他小说不尽相同的:这部小说从虚构开始,走向真正的现实世界。小说从混乱的文革开始写起,故事发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里,现实世界的失望应该归咎于男人世界的胡作非为,而女人们则是最大的受害者,在这个小村庄里最美好的事物就是美丽的女人,而这些女人毫无例外都没有平坦的人生道路可走,和叱咤风云的男人世界相比,只要走出这个小山村,女人们便很容易失去真正的美丽。

小说描述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为了逃避被迫杀人的罪责。小说中间的大部分是官场生活的描述,一种似是而非的写真描写,就像透过薄薄的衣衫看一个人的肌体。从非常着力但又显得虚弱的人物形象来看,女主角须素雅像她母亲一样不仅具有天生丽质,而且心地极为善良淳朴。她或许还兼具某种在现代社会中独立发展的能力,虽然这个人物似乎除了曾经爱过一个年纪大她一倍以上的男人以外再无美好爱情经历,但是作者还是让她最后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完成对自己的救赎,这很像是对一个没有世俗完美爱情的女孩的补偿,却极不真实,所以虚构的成分很大。但是与之相比的是官场生活,却是真实的,但不乏疑惑感。平心而论,作者描写的官场人物没有坏到极点的人物,他们几乎都有正当理由去做一个中国的世俗社会中令人喜欢或厌恶的人,但没有一个角色是真正拥有坚强的信念和纯粹的热情的,好人可能碌碌无为,比如那个爱上美女须素雅的熊司令,又如那个大刀阔斧想推进改革的书记庞貂,真正有作为的是那些深谙官场规则又随时变通的人,这些人如乌鲲鹏似乎在新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如鱼得水,虽然这样的故事不一定卖座,但是却透着许多现实的真相。

那么现实是如何在展示作者心目中变成小说的虚构世界的呢?回到我们上面的表述,我相信在作者心目中,是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的,这个美好世界的理想更多具有两性性质,一个只知道冲冲杀杀、改造旧世界的男人世界,如果没有女人的美好的情调以及对男人的依恋的那种感情的调节,就没有了和平的可能,就有可能变成禽兽世界,那些跑官买官、争名夺利、改造城区、招商引资并不是这些在官场生活的大多数人真正觉得幸福的事情,这些事实甚至已经成了潜规则的另一种展现,根本不是谈论或者加以描写的动人材料,在小说中这些情节既不如现实中那么肮脏或刺激,也不像发生在电影那样可以借助人物的生动表演来演绎出一种新的意味,所以作者势必要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注入许多个人的体验,而正是在这一心境下的写作,透露出作者极其矛盾和复杂的现实感受:一方面作者和许多人一样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平台的提供,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个想更有作为的基层市的市委副书记,不仅如此作者还深受文学熏陶和吸引,需要更多的读者分享他精神层面的快乐,这样的想法激发出他充分的写作动力,但是当他虚构故事的时候,仅仅是个人的经验不足以产生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非常吸引人的细节,于是作者开始将各种色彩的调料加入他的小说中,但他发现,如果他真的很干净,写出来故事一定是镜花风月,而且事实上美丽、权力、财富还有人生的运气都不是常人想获得就可以获得的,也不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现实的不完整性正是体现在人们总是缺少自己需要的、最想要的东西:美丽者遭人践踏的可能性比谁都大,跑官者的心理不平衡难以消除,想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绕不开官场规则和更多野心勃勃者的阻扰,即使在荒野里隐身的长者也难免抵御真正的失意和生死离别。

所有这一切让作者饶有兴趣却又无力把握,他所架构的文学世界是从现实世界里逃脱出来却又掉进现实世界的泥潭,在这片寂静的世界里可以漂流,甚至不会彻底沉没,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透出死海中的沉闷,透露出官场的无聊和浅薄。

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常常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联想,如果我们都设身处地假想我们活在这部小说中,我们作为其中活着的人物会喜欢自己的所作所为吗?同样作者也活在小说中,作为一个经历丰富的幕后推动者,他有时候在自己的小说里很明显地迷失了方向,我猜度现实中他也许也曾迷失方向,比如谁又能出污泥于不染呢?水至清则无鱼,这些现实世界冷酷无比的法则在小说中也是如此体现的,问题是作者试图渲染的是一种高尚到无我的人生趣味比如须素雅,于是他只好写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美丽人物,与一帮俗世的人周旋,就像天使在与魔鬼跳舞,这时作者赞许的眼光开始投向空洞的彼岸,彼岸却没有任何绮丽的风光。

当然,虚构的小说是没有定式的,但是,如果虚构从现实出发,而现实又充满诡异的不确定的意义,我们如何来解读小说呢?恐怕只能去猜度了。

《光棍垴的那些事儿》,李如志著,花城出版社2009年10月,33.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