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数十年后回望今天,人们也许会发现,2010年正处于人类阅读方式大变革的临界点上。
上月世界读书日前夕,一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对外发布。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72.0%,比2008年的69.7%增长了2.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0.1%,比2008年增长了0
从麦克卢汉的理论出发来看,这可不仅仅是阅读媒介的变化,相伴而来的,还有阅读内容的改变。像麦家那样断言“网络文学99.9%是垃圾”太过偏激,说网络阅读全是“浅阅读”也不尽然,但不得不承认,数字化阅读确有浅表化、快餐化的趋势。
不知道,不久的将来,电子阅读器席卷而来的时候,还会给人们的阅读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改变我们的阅读的,并不是只有媒介这一个因素,要一一厘清诸种因素的影响也并不容易,但改变的结果却显而易见。那就是,浅表化、快餐化的阅读大行其道,而严肃的、有深度的阅读日益稀少。看看各大书城的销售排行榜就会发现,时下市场表现最好的多为健康养生、娱乐时尚类图书。在成都书博会这样的新书大展台上也可以看到,虽然思想文化类读物、纯文学作品、学术著作不能说太少,但在实用型、快餐类图书的汪洋大海中,也只有被淹没的份儿。曾有一位出版人豪言应该把小众读物做成“中众”读物,而今却是更多的“中众”读物变成了小众读物,而原初的小众读物变得更加小众而已。
严肃读物的阅读是否有边缘化的趋势?与之相伴的,是否严肃读物的出版在业界也趋于边缘化呢?这是值得书界人士思考的问题。
本报坚持4年多时间之久的月度图书推荐榜在书界众多榜单中,恐怕也是一个极为“边缘”、“小众”的榜单。我们历次推荐的图书中,不但很少有畅销书,甚至销量达到2万册以上的比例也不大。这样的榜单太不合时宜吗?对一份书业媒体来说,这是否等同于“自我放逐”?我们无法回答,只能由读者来评判。
简介一下本月榜单中的图书。近年来中共党史和民国史的研究极为活跃,并颇多可喜的突破性进展,从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张鸣的《北洋裂变》,正可窥见“突破”的迹象。当下个人史图书的写作蔚然成风,喜欢这类图书的读者当不会错过陈寅恪三女儿合著的《也同欢乐也同愁》、宗璞的《旧事与新说》、屠岸的《生正逢时》、萧默的《一叶一菩提》。刘亮程是当代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的语言,并能以这种语言呈现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作家,他作品不多,粉丝不少,新作《凿空》大可一慰粉丝们的期盼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