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一直隐隐约约感觉不是那么方便的腰封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反感。号称精英聚集地的豆瓣上有人建了一个“恨腰封”的群,短短一个时期,已经有500多名读书人上来声泪俱下的控诉自己购书遭遇腰封的血泪史。一向爱用腰封的梁文道被讥讽为“腰封小王子”,余秋雨则因为《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不过这些对腰封恨之入骨的所谓的读书人也不乏滥竽充数之人混迹其中,比如,有人就这样公然评论:太多出版商都是弱智,完全是生计所迫,在文学和思想上是完完全全的白痴低能儿。
对于腰封,我虽然也一直隐隐觉得在使用过程中不那么方便,但是却还没有达到恨之入骨的地步。除非我看到了腰封上如下这般的文字:900万人重上历史课,百家讲坛当红主讲袁腾飞=易中天+郭德纲。
腰封的起源,正如西学东渐的路数一样,也是最早西方,然后传到日本,再之后台湾,最后才来的大陆。据说现在的日本90%的图书
都有腰封。我没去过日本,不过我手头的一本书倒是可以作为明证:作为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在中国出版的《设计中的设计》就有腰封!只不过上面没有写上很多大师联袂推荐等文字。
其实并非所有的腰封都是那么讨人厌。比如我手边的一本书的腰封就不仅不讨人厌,反而能增强对这本书的亲近感。这本书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腰封上除了有淡淡的素描般的作者头像外,还竖排着以下文字: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在这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
既然有的腰封让人恨之入骨,有的腰封却那么有诗意,原因自然就不在腰封上了。腰封的作用做书的或者不做书的人都明白,其实就是供广告之用的。封面上毕竟不能印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但是书的亮点又要突出出来,于是最早时期的出版人就想到腰封。只是慢慢演进到现在,腰封上的广告语越来越恶心,越来越无所顾忌。比如一本原本很不错的小说《山楂树之恋》在小小的腰封上居然写了20个名字,有文学界的苏童、影视界的张元、相声界的姜昆,甚至还有企业界的潘石屹以及围棋界的马晓春。不知道将这些人罗列在一起的标准是什么及他们共同喜欢一本书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小径分叉的花园》,但是这对于博尔赫斯来说,又有什么影响?
说白了,腰封就像一道保险杠,它对于出版者来说是安全的需要,因为它能突出图书的亮点,引起读者的注意,扩大图书的传播范围。只不过对于读者来说,使用起来也许不是那么方便,不过也许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当然,前提是腰封上那些恶心的广告语必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