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有日渐增多趋势。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北京联合大学一位同学在北京四所大学中对大学生自杀状况作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26%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来自《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
笔者在读了诸多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后发现,自杀的90%以上均为理科专业的学生。由此,我想到:自杀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有直接的诱发因素,也有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深层次原因。但有一个原因似乎是共有的,那就是近年来很多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和人文风气的淡薄,导致某些学生以人文素质的低下为代价而换取专业知识的高积累。此种短视行为,导致的是心理人格脆弱和不健全。因此,在南京两所大学请我去做一个文学讲座时,我想到了《回归心灵的阅读》这个题目。我着重强调倡导一种非功利性的非实用性的――能给自己心灵带来愉悦快乐的阅读。除了为了就业,为了考级,为了出国留学,大学生也应该关心一下自己的大脑和心灵,它们也非常需要多种营养素,也需要甘霖雨露的滋润。
台湾学者、出版人郝明义先生在《越读者》一书中把阅读比喻为“给头脑的饮食”,按照“饮食”的分类,他也把阅读分成四种类型:
主食――“生存需求的阅读。”这类阅读是为了解决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等有直接帮助的问题。也就是实用性阅读,教材教辅类书籍应该也属于这一类。
美食――“思想需求的阅读。”这类阅读“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但“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
蔬菜、水果――“工具需求的阅读。”是为了“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
甜食――“休闲需求的阅读。”这类阅读“没有一定的目的”,“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很像是饮食里的甜食或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
这四种类型的阅读,具体到某一本书,有时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多读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功用的人文类书籍,其最大的好处是使我们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洞彻,我们的思维神经就会更有弹性。在遇到挫折时,我们就会从多方面去思考,而不会头撞南墙不知道回头。从心理学上来考量,读“闲书”可以帮助我们从沉重的学业、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让紧绷的神经获得“休生养息”的机会。
至于选择什么类别的人文书来读,我建议大学生把是否“有趣”作为选择阅读书籍的第一条标准或门槛。英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路易斯就说过一句话,如果一本虚构的小说连有趣这一点都达不到,那就免谈更高的文学品质。不要相信宣传或者某些书评。在选择读物时完全可以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果一本长篇小说,你看了20页,还不能吸引你,你就把它扔到一边去。据了解,很多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没有看过《红楼梦》,这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在中国所有的古代经典中,《红楼梦》应该列为人生必读书。著名学者刘再复最近有四本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著作出版,他在接受香港的一位媒体人访谈时说,21年前,他离开北京移居海外时,随身携带着两部最心爱的书,其中一部就是《红楼梦》。他说:“德国天才诗人海涅曾把《圣经》比喻成犹太人的‘袖珍祖国’,我喜欢这一准确的诗情意象,也把《红楼梦》视为自己的袖珍祖国与袖珍故乡。有这部小说在,我的灵魂永远不会缺少温馨。我出国以后,觉得特别孤独,一读《红楼梦》,好像有几百个人和我在一起,特别是那些少男少女纯真的生命和我在一起,整个心情真的不同了,走路、睡觉、吃饭的感觉也不同了。不读《红楼梦》呼吸就不畅快,思绪就不踏实。”他评价《红楼梦》是“人类的精神坐标,文学的圣经。”
如果想读一些国外有趣的作品,建议大学生可以买一本英国著名学者约翰・凯里写的《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来作为阅读的入门向导。这位书评家在这部书中介绍了经过精心挑选的50部经典文学著作,他的标准也是一个――能让人感到阅读快乐的书。因此,他选择的篇目,避开了被有些人高度评价而读起来非常艰涩的名家名篇,而有些不怎么引人注目、其实非常有趣的作品,却被他挖掘出来推荐给读者。他的独特的眼光和选择,在这个文学离大众越来越远的时代,在这个阅读文学作品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行为的时代,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