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读了伊藤虎丸的《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三联书店2008年版)。伊藤的鲁迅论是围绕日本的大学问题展开的。按照一般的理解,这很不像纯粹的鲁迅研究著作,但读了他的序言和后记,我强烈地感受到日本鲁迅研究极其强烈的问题意识。
对于日本的鲁迅研究,我是门外汉,但据手头的一些资
伊藤从早期鲁迅着手研究,很有现实针对性,即日本战后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目标。现实性这个词,包括书名副题中的“现实主义”,听上去很陈旧,但恰恰是这些陈旧的词,反而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作者的问题意识。如竹内好当年做鲁迅研究,根本的矛头其实是指向近代日本提出的“脱亚入欧”发展战略,后来如何走向了法西斯和军国主义。伊藤的研究可以说是对竹内好的继承。这一方法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亚洲视野,套用王晓明几年前在一个学术会议上作为口号的“在亚洲的天空下”这句话来说,就是,同在亚洲天空下的中国现当代历史成为日本的一个参照:为什么日本变成了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而中国却实现了革命的成功?但现在,日本的鲁迅研究理应成为中国的鲁迅研究,乃至中国研究的一个参照。
就我个人的阅读体会而言,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他在“代序”里提到的一个概念――“整体性的丧失”。所谓“整体性的丧失”,伊藤认为是由科学与思想和人的分离导致的,鲁迅在《破恶声论》里“本根剥丧,神气旁皇”谈的就是这个问题。这对我们既有学术研究上的警醒,同时也和我个人的身份有关,伊藤将这个问题和大学教育问题结合起来谈,特别契合我现在的困惑和苦恼。针对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将教育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究竟怎么改,为什么改,都还不是很明确。
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爆发全国性的学生运动,并由此引发了大学改革。伊藤认为,日本的这次大学改革并没有完成。但我觉得日本没有完成的大学改革,正应该成为中国目前大学改革的动力。
实际上,大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它包括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可是,随着现代性进程的加速,知识分工、社会分工的完成却直接导致了“整体性的丧失”。教育尤其要警惕这个问题。大学教育最崇高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具有自由精神的人。这也是我理解的人的主体性,它和鲁迅早年讲的“根底在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思想是完全契合的。
我不是从事教育学研究的,对教育如何避免“整体性的丧失”没有发言权。但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一些启示。伊藤在战后提出要向鲁迅学习,可是学什么,怎么学,既涉及伊藤自己作为老师如何学,同时,也涉及他如何将学到的这些教给学生。同样,我们现在的大中小学,在面对鲁迅作品的时候,也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前两年,中学语文教材重新调整,压缩了鲁迅作品的比重,篇目也换了不少。现在选入的作品中,体现亲情的占了很大比重,鲁迅变成了一个温情脉脉的作家。我不是说非要选那些战斗性的作品,但鲁迅真正有思想性的那些作品,理应收录进去。
现实也好,现实主义也罢,其实最要紧的是现实感。现在,很多人丧失了现实感。很多大学里的老师,他们变成了授业的人,不再传道,解惑也只是解答知识上的惑。他们成为专门的人,不再是知识分子,对现实丧失了判断力。所以,整个教育只是知识的传播,甚至是所谓生存能力的训练。我想,这大概是伊藤所说“整体性的丧失”后最为不堪的一个结果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特别向教育改革的决策者和从事教育研究以及教育界的从业者推荐伊藤虎丸的这本著作。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