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以往的世界杯,亚洲队大多充当陪太子读书的角色。除韩国队在自己的国土上凭借几场疑似胜利连滚带爬闯进过四强,亚洲队基本上是去添乱的,更不用说中国队,在2002年世界杯上,连进一球的可怜愿望都成了奢望。对于亚洲队来说,世界杯与其说是荣耀,不如说是噩梦,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以至于很多球迷都发出这样的疑问:到世界杯赛场上,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人现眼,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南非世界杯对于亚洲的意义在于:自2010年6月12日“太极虎”以无比锋利的牙齿撕碎了希腊神话开始,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三支球队(如果不算暂时混迹于亚洲的澳大利亚队)尽管只进行了一轮比赛,一切都言之尚早,但不论他们接下来的战绩如何,他们所展现的铁血精神已经为平淡无奇的世界杯打了一针强心剂,并改变了亚洲足球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亚洲球队与传统强队的对抗,可以理解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足球的对抗。绿茵场上,历来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理想主义,另一条就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崇尚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强调进攻,敢于冒险,因而比赛过程充满激情,观赏性极强;而现实主义则信奉成王败寇的原则,更看重结果,比赛过程中规中矩,功利色彩较重。一般来说,欧美技术流打法,更热衷于高举理想主义旗帜,使比赛美轮美奂;而亚洲弱队,则普遍奉行现实主义原则,把保平争胜这种苟且偷安的生存策略奉为圭臬。有意思的是,2010年的南非,传统豪门的表现令人昏昏欲睡,一场场的闷战注释了它们的现实主义生存原则,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仅需要考虑小组赛,还要放眼以后的淘汰赛,与这些碌碌无为的世袭贵族相比,出身寒微的亚洲球队,看上去更像英勇无畏的战士,尤其朝鲜队,时隔44年之后重回世界杯赛场,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面前毫无惧色,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永不枯竭的斗志,在最后一秒还在创造扳平的机会,让我想起童年时代看过的一部朝鲜电影:《永生的战士》。可以说,朝鲜队的失利,比韩日的胜利,还令人血脉贲张。他们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惊艳表现表明,即使在以结局定英雄的足球场上,依然存在着一种超越胜负的价值观,即使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世界上,这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依然会得到人们的齐声喝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亚洲球队在南非发出的肺腑之声。所有的球迷都清晰地听见了,我想,万里之外的中国队也应该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