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梅
《城市的眼睛》,王一梅/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1
《城市的眼睛》是一部纯粹儿童视角的儿童小说,它是当下原创小说中就如何用轻灵表现沉重、如何用真正儿童的视角表现社会生活中的难题困境等重大问题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儿童小说脱离“文以载道”这一负累深重的历史使命年岁已久,追求童年本真之美、探讨儿童心理之奇巧趣,已成为近年来儿童小说的主流。然而,文学离不开生活,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成人面对的世界其实是同构一体的,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迅猛、转变速度如旋转木马的现代生活中,成人生活中面对的诸多关于生存关乎幸福等问题的出现和有待解决,事实上使处于弱势群体、无法真正生存独立的孩子们也不得不被牵连,不得不被面对。比如中国发展进程中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扩展,造成了千百万来自农村的“候鸟”儿童和留守儿童,所谓的“候鸟”儿童追随着父辈农民工建设的匆匆脚步,他们如同候鸟从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城市,城市留下了父辈的汗水,也留下了“候鸟”儿童们的困惑和叹息。如何守护孩子的心灵家园、如何保护童年自然生态、如何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成为每个有责任感、关注现实的儿童文学作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其实绝非题材的孰优孰劣,最本质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力。而要抓取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来深掘,要求作家有更强的驾驭能力,加之运用儿童文学这种轻浅活泼的文体形式来表现,就尤其需要作家有化繁为简、避重就轻的艺术平衡的处理能力,这个平衡点,过重,就会滞重压抑,远离读者;过轻,又会蜻蜓点水,油水分离,感染不了读者。因此,对这类题材的处理,其实是既要要求作者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感,又要要求作者具备这种艺术表现力的才华和勇气。
一直孜孜于童话王国的王一梅突然闪身小说领域,写一个农村孩子如何靠近城市,以城市为家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看到了伴随时代发展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多种社会现象:住房制度改革商品房购买问题出现、高学历低收入的不合理现象、农民工子女、城市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在童话创作上确立自我风格的王一梅,这次如此转身,的确有些让人惊诧,不过细细思量,仍然合情合理。王一梅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一线,她具备这份敏感度和责任感,以她一贯的童话精神的情怀,她追求的不是时髦的热闹和嬉乐,她看中的是心灵的理想和经典的气息。她有不回避现实的勇气,有改变改善不完美现状的决心,她想用自己的才情和善良,做一张捕梦网,查缺补漏,细心打捞孩子们遗落的心愿和梦想。她想用爱,点亮城市的灯火;用寻找爱的眼睛,守护心灵的成长。
为了实现她的梦想,她首先选取了一种纯朴宝贵的精神底色,这也许是最能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那种朴素的人情人性:善良、勤劳,诚实、正直,体谅、包容,自尊、自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懂事的小孙子到博士儿子民办教师媳妇,再到克勤克俭的祖辈,这家人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保持了精神的高贵,保持了心灵的纯洁,保持了信念的坚定。他们在物质上一无所有,连母鸡下一个鸡蛋都要仔细记下日期,一个鸡蛋就算得上这个家庭的一份财产;可是在精神上这个家庭却极其富有。而且,小说尽情展现了这种品质的感染力和辐射力。随着这个家庭的迁移,它不仅没有被城市的世俗所侵蚀,相反,它远播人情淡漠的城市,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们的心灵重新变得柔软,人与人之间重新建立了信任友爱,这种来自古代带着乡土气的纯情质朴,传染给了更多的人。朱迪一家能在城市扎根生存下去,正是依靠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感染感动了更多的人。因为有了这点精神底色,城市才变得可亲可爱、富有人情味;城市才在风雨飘摇的时候稳如磐石,胜过风浪;城市才在坚硬的钢筋水泥里透出了家的温馨甜蜜。
正因为作者选取的是人性角度切入,而且完全采取儿童的视角,其实她真正着意表现的不仅仅是儿童,她着意表现的更是人的心灵,她要表现人心灵中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人心灵中对淳朴、自然、亲密、友爱的人际关系的渴望,人心灵中对相濡以沫、相持相撑的精神力量的呼唤。
而呼应作者心灵之声的是两个重要的意象:灯和花。灯,代表温暖、希望和光明的信念。美丽的合欢花,则代表了一种美好和自然,代表对幸福的等待和企盼,代表了自然中某种神秘的生命节奏。
还值得探讨的是本文行文的特色。首先是角度的放低。众所周知,摄像角度的放低,能使视角真实、客观地展现事物的原貌,文学视角适当放低的效果同样如此。作者完全采取儿童视角,比如朱迪、卢晶晶各自对生离死别的接受和理解,完全是孩子式的逻辑和方式。这种角度的设置,获得的不是夸张变形,而是平实、如常的生活现实本身,能够让人更加信服、感同身受。而关于人性表现层面,作者往往能够在平常中发掘到了不平凡的精神气质和心灵内涵,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凸显暗部那些灵动而感人的文学细节(比如朱迪带狗进城的细节),使读者形成了阅读冲击力,完成一次人生情感体验,经久难忘。
作者的笔墨也有自己的特色,没有浓墨重彩的色调,也无意建造高波猛澜的张力,整体形成了疏淡式的勾勒风格。疏淡的勾勒留下了许多空白和空间,这些空白和空间有时似乎没有遵守小说表现的模式,然而,整体说来,这种手法的运用仍然是略胜一筹,因为这里的疏淡表现了某种适可而止的节制,将更多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生活更沉重更灰色的底座作者无意和盘托出,更无意穷形尽相地渲染烘托,就像只着意于显露出冰山之一角,就已足够。比如农民工子女毛威的命运走向,比如卢晶晶的未来前景,作者只是点到为止。还比如朱迪爸爸的车祸,比如卢晶晶爸爸思绪的变化,都是寥寥几笔带过,却一样给人印象深刻。正是这种疏淡的笔法,使这部小说显出轻灵的气质。
应该说,《城市的眼睛》在艺术表现力上彰显了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显示出了自己的美学理想和精神气质。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情感、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转身小说的王一梅,她的才情她的灵感,已经让人感受到罗曼・罗兰艺术境界的某些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