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卷)《列宁专题文集》(全五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精装本1463.00元/普及
本876.00元
中央编译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和《列宁专题文集》五卷本于2009年12月出版。这两部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两部文集的编译出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的一大盛事。李长春同志在两部文集出版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两部文集的编译体现了中央的要求,代表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最高水平;两部文集的出版,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两部文集出版以后,受到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为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这里就两部文集的特点和新意作个简要介绍。
一、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分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少数著作限于篇幅为节选),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时还包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新闻、科技、文艺、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思想精髓和科学品格。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采用按年代编排与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按照著作的性质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四卷,按照时间顺序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95年期间的各类著作。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年至1848年期间的著述,系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主要包括: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和恩格斯探索唯物史观、初步阐述共产主义理论的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早期成果《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准备著作《共产主义原理》等。第二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9年期间的著述,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1848年革命和总结革命经验的主要著作,如《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德国农民战争》等;马克思对唯物史观作经典表述的名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中国问题和印度问题的文章。第三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64年至1883年即从第一国际成立到马克思逝世这一期间的著述,主要包括: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论著;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重要著作《法兰西内战》;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四卷选收恩格斯1884年至1895年期间的著述,主要包括:体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成果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论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以及批判工人政党内部错误观点的重要著作《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德国的社会主义》、《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法德农民问题》等;阐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制定无产阶级政党新的斗争策略的著作,如《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等。
第二部分为第五至第九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著作的专卷。第五、六、七卷为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第八卷为马克思《资本论》手稿选编,节选了马克思的三部经济学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5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作为对《资本论》的理论观点的补充和阐发。第九卷为恩格斯的著作专卷,收入恩格斯的专著《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
第三部分为第十卷即书信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为书信选编,按时间顺序全文收录或节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年至1895年期间写的280封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是马克思主义文献遗产和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列宁专题文集》以专题方式收录列宁的重要著作,共分五个专题:《论马克思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无产阶级政党》。这些专题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以及如何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精选了列宁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所写的重要著作、文章、报告、笔记和书信,五个专题基本上体现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列宁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
在《论马克思主义》卷中,列宁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坚决反对和彻底批驳所谓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论调,要准确掌握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卷中,列宁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所作的贡献,在总结革命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要善于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
在《论资本主义》卷中,列宁运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总结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揭示了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资本论》问世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在《论社会主义》卷中,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结合俄国从民主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过渡的实践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
在《论无产阶级政党》卷中,列宁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第二国际和俄国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分析和批判,阐明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基本理论、组织原则和奋斗目标。
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
两部文集的编排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的基本内容,既照顾到经典作家思想发展脉络,又突出了重点著作的地位。两部文集选编的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首先,两部文集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观点,集中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思想,论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不同时期革命运动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等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恩格斯晚年还针对把唯物史观片面化、庸俗化的所谓经济唯物主义观点,强调指出历史进程表现为社会生活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归根到底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但是国家、法、意识形态等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历史进程产生反作用,影响历史斗争的进程和形式。
其次,两部文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运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即公开表明它是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趋势完全一致,强调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明确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批判了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歪曲,强调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的关系,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国家才会消亡,而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必须保存国家,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再次,两部文集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科学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他们历来重视把理论原则和革命运动的实际状况和水平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具体条件,抓住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斗争目标和任务。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之初,马克思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工人运动发展水平的差异,提出了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保护和发展的宽泛目标,起草了包容广泛的章程,从而使国际无产阶级迅速联合成为强大的政治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法国工人党制定党的纲领时,同意法国工人党把要求法定最低工资等经济要求写进党纲。恩格斯对德国某些工人活动家在美国从事工人运动时远离运动、空谈学理的作风提出批评,指出应当参加真正的工人运动,接受运动的实际出发点,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工人运动的水平。
同时,两部文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根据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现实,对待科学理论,反对把理论变成僵死的教条。从收入两部文集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他们始终运用唯物史观及时研究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新变化、新情况,从中提出新思想和新观点,不断丰富和深化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趋势和革命斗争策略的论述。他们强调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认识未来的社会发展,反对凭主观愿望和想象预先作出虚构。恩格斯明确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列宁也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他对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探索,他关于执政党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新思想,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三、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博大精深,翻译他们的著作难度很大。翻译经典著作的过程是对经典作家思想发展和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过程。在我国的马恩著作传播史上,各个时期的译者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经典著作中的一些理论思路和历史事实把握得不够全面,对经典作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使用的表达方式领会得不够确切,因而译文的准确性在个别地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很难避免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中央把审核和修订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作为一个重大课题,要求我们认真完成,正是为了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典著作译文的质量。
按照中央提出的“使译文更加准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这一明确要求,我们选择最权威、最可靠的外文版本作为依据,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收入文集的全部译文逐字逐句进行严格审核,修订了其中的一些没有准确反映原意或文字表达不够顺畅、易生歧义的译文,努力使译文做到忠实确切而又明白晓畅。下面略举几例。
(1)原译:“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见《马恩选集》中文第2版第2卷第39-40页)
新译:“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9页)
从字面上看,原译“观点”与原文(Anschauung)符合,但与恩格斯的原意不符。恩格斯的文章通篇论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发的唯物史观及其意义,因此改译为“新的科学的世界观”,更准确地反映了恩格斯的原意。
(2)原译:“这个问题[指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指《资本论》]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反杜林论》,见《马恩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548页)
新译:“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这个问题的解决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也曾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212页)
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发现对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原译文中的“它”、“以此”指代不清,影响读者对原意的理解,修订后的译文就明白顺畅了。
(3)原译:“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反杜林论》,见《马恩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448页)
新译:“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所说的话,指出:平等应当不仅仅是表面的,不仅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112页)
“平等应当不仅仅是表面的,不仅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这是无产阶级针对资产阶级标榜的平等而提出的平等要求。原译文表达不清楚,甚至会使读者把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误认为是资产阶级所说的话。修改过的译文把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表达清楚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一版和第二版出版以后,理论界和广大读者对译文的质量是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其中有的涉及名词术语的翻译,有的涉及历史事实的考订,有的涉及名言警句的处理。在这次修订工作中,课题组和编委会认真收集、梳理、分析和研究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和采纳了一些中肯合理的建议,对有些译文进行了修改。同时,对于一些涉及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的重要论断,我们认为必须在政治上、理论上坚持严肃慎重的态度,在没有充分根据的情况下,不能对经典著作的译文作轻率的改动。
为便于读者使用,我们还给两部文集编写了各类资料。《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释以及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名目索引,最后一卷还附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各类资料详备,贴近读者需要,既为学习研究原著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又对把握理论精髓起到引导作用。所有的注释和索引都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修订,努力做到考证严谨、内容翔实。
根据中央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特点,我们为文集所收的著作编写了导读性的题注。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有关著作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简要评价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帮助读者掌握原著的要义、精髓和指导意义;适当介绍有关著作的写作过程和流传情况,为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在题注中对重要著作的一些早期的中译本也略作说明,帮助读者了解这些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情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各卷前面还附有本卷说明,简要介绍了各卷的重点著作、理论要点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脉络。两部文集作为基础文本,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涵绝不限于两部文集的内容,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广博而深邃的理论体系,还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全部经典文献加深学习和研究。学习重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种囿于书斋的理论构想,只有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自觉运用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