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种教学模式的优劣,应视其是否符合大学教育完善人性、发掘潜力、认识自我的理念。捷克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类的本性,适当的培植其能力与才智,以及帮助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里提出的“完整的人”(wholeperson)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更为重要。我们知道,语言教育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学习的虽然是语言,内容却包含了人类的理想和价值观。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作品,不但掌握了语言,而且熟悉了一个民族。例如,在阅读培根、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经典著作中,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对英国的文化历史和民族性格有所感悟。因此,语言学习绝非单纯掌握语法与词汇,而是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塑造高尚的灵魂,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人”。
而新东方学校的授课目的决定了它无法承担如此重任。比如报名参加新东方课程学习的考生,为了出国留学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是10天至半个月)阅读大量习题材料,通过多项选择的形式找出正确答案。教师的讲解只侧重答题技巧,无暇顾及阅读材料中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这种题海战术只能训练学生熟悉考试思路,快速寻找正确答案、即使读不懂文章内容也能蒙对答案的窍门。如此功利的学习目的距离培养“全人”的目标相去甚远。
教育的另一个功能是发掘学习者的潜能。与正规大学英语教育不同,新东方英语学习的模式不但无助于发掘潜力。相反,过于程式化的授课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写作的教授方法常常是让学生熟记既有的写作模式,甚至连每个段落用什么句型、使用什么词语都规定得一清二楚。比如第一段如果从正面叙述,第二段则需转折一下从反面陈述。只要按照这种思路去填充词语,写出的作文就会拿到分数。这种生吞活剥现成的文章使学生养成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据说中国留学生在GRE考试的写作部分分数偏低也许就是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提倡,反而应该坚决杜绝。
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未知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Williams和Burden认为,只有当学习对学习者个人具有意义时学习才是有效的。而且,唯有学习者将新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并从中发现意义时,才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每一个准备出国考试者,都有在短期内背诵厚厚的一本GRE词汇的经验。由于记忆单词是一种机械单调的事情,除了苦涩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在将抽掉语境、意义孤立的单词硬往大脑里填充时,不但使人感到乏味和厌倦,更重要的是它会大大挫伤学习兴趣。可以这么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被“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一点一点地抹杀掉了。
“新东方”的教学模式在短期培训和应试方面是“成功”的。许多学生都在新东方受到“熏陶”之后走出了国门。但这种模式绝对不能替代正规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无法培养出基础扎实、视野广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许多留学生回国感叹道:当初短期背会的GRE词汇大部分遗忘,跟当地人交流仍然存在很大障碍。例如听不懂他们的笑话、融不进他们的文化等等。只有按照大学教育的理念,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实施英语教育,才能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胸怀理想、具有操守、知识丰富、富于创造性的全人。至于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困难,应该通过学术研讨,集思广益,找出问题的症结,包括吸收“新东方”的优点。但应试教育的道路万万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