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寻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

2010-07-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罗银胜 我有话说
在中国,顾准已是一个万众颂扬的名字;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因为“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王元化语)。在众多善良的中国人眼中,顾准是大德大爱的化身:顾准的大德―――体现于他对理想、对真理的勇敢献身;顾准
的大爱―――体现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

顾准先生是中国前改革时代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我从事顾准研究近20年,基于学术界对顾准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最近修订旧作,谨以这本《顾准评传》化作为心香一缕,祭奠顾准先生在天之灵。

我第一次接触顾准先生的名字,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求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购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顾准先生遗著―――《希腊城邦制度》,捧读之下,当即被作者敏锐高超的历史观所折服,并惊叹不已。

从此,我就一直铭记着一个名字,一个光辉的名字,他就是―――顾准。

后来,由于工作单位变动的缘故,我从上海市人民政府来到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得知顾准先生自1927年就在这里工作,立信既是他的母校,他又是立信元老。顾准深得我国杰出的会计专家、教育家、立信的创办人潘序伦先生的首肯,也得到立信同仁的拥戴。在立信的十多年期间,顾准先生大器早成,很快成为一位知名的会计学教授。这时,他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职业为掩护,为上海地下党工作。顾准在令人难以想像的逆境中,从事学术研究,他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哲学、经济、思想的探索,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际、明内外之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顾准的“从经验主义到理想主义”的坎坷经历,是一曲可歌可泣的不凡的人生传奇。凡此种,在我接触和参与编纂立信校史校志时得知,不禁心向神往。

这时,我还荣幸地结识了顾准先生的胞弟,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敏之先生,他正应聘担任立信的校务委员。由于顾准兄弟与立信的机缘,我不时得到陈敏之先生的悉心指教,我在读了顾准先生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手稿后,萌发了为顾准作传的念头。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历经十载,披阅《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文存》等原始文稿,以及陈敏之先生和顾准子女高梁、张南先生提供的其他资料。我还有计划地从京沪等地搜集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报刊、图书(包括各种回忆录、日记、书信、传记、评论文章)等,走访了顾准先生家属和许多生前友好,积累了不少素材,同时也参考引用了已有成果,经过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终于形成今天这部传记。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王元化先生十分关心本书的出版工作,他不顾年迈体弱,题写了书名,并为我们援笔书赠了一款条幅,内容是:“顾准对于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六七年半个世纪的历史,包括理论的得失、革命的挫折、新问题的出现,都作了思索,显示了疾虚妄、求真知的独立精神。”王元化先生的题辞,用力遒劲,内容深邃,诚为瑰宝。陈敏之先生在身患小中风、胃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并多次住院治疗的情况下,认真审阅书稿,并作序。我们敬佩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福建教育出版社要出版我的《顾准评传》,我确实诚惶诚恐,因为十年多前团结出版社曾出过一版《顾准传》,虽然它是我国第一部顾准先生的传记,不过因为我的谫陋疏误,原书当中谬失甚多,所以我是不满“少作”的。为了弥补前愆,这次一一作了订正,有的部分干脆重写了。这些年新搜集的材料,也适当增补进去,并汇集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说是一个新的本子,也不为过。新著对旧作来说,减法大于加法:删减了《顾准传》中过多的引用、冗长的历史背景交代以及前后重复之处;增加一些史料,如王元化先生、吴敬琏先生、赵人伟先生、陈瑞铭先生等顾准师友提供的材料……总之,文字作了压缩,章节作了调整,内容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清晰。

《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顾准评传》,罗银胜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39.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