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陈设什么”和“怎样陈设”

2010-08-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占彪 我有话说
1910年2月,张元济先生从上海启程做了一次环球考察,抵达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时候,正值布鲁塞尔举办世博会,中国亦有参展。在游览之前,他便先存了中国工业、机械等产品定不如欧西的念头,但仍抱有我们的绸缎、瓷器、丝茶,未必不如人的一线希望。

然而,待他踏入会场,中国场馆凡五楹,地处边隅,与越南、非洲

诸国相邻,会场之小,甚至连摩纳哥小国都不如。“中国会场,不过五百米突,平屋三小间……惟自赛会至中国会场,须半句钟,游会之人数大减。”(《华商赴比赛会纪事》,《东方杂志》1910年第7期)而且出品皆是“粗陋下等之物”,零乱杂陈,“不及一苏杭广杂货店”。他说,如此这般,无异自取其辱,倒不如不赴会为好。

这一次世博会刺激了张元济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陈设什么”,二是“怎样陈设”。

张元济认为,我们应当借世博会展出中国进步文明之一面,以我之正面形象来抵制西人对我长期以来的负面印象。“则惟有于赛会之时尽力张扬,以为抵制,使彼国人常有中国政教、工艺素著文明,近更进步,往来于心目之间,则舆论所成,轻重易势,而吾已大收其效。”1926年参与美国费城世博会的恽震也曾说,中国陈列有两宗旨,“其一为鼓吹对外贸易,凡货物之在美已有大宗销路及日后有望推销者,得与陈列;其二为展示中国近年工业进步,凡著名国产及最近自制工业精品,不必定能销行外国,亦得陈列之。”(恽震:《费城赛会观感录》)恽震之所谓第二宗旨,其实正是张元济所说的展示中国形象。

为了展示中国进步,张元济主张一种“送去主义”,因为那西人从华土所“拿来”并放置他们博物馆中的都是中国丑陋不堪的东西,而日本物品在各国博物馆多是“楚楚可观”,主要原因是,日本采取的是“送去主义”原则,“闻多由彼国自行选送”,而这是我们所宜采取的。

我们不光要有“陈设的内容”,还要有“陈设的艺术”。布鲁塞尔世博会中国场馆的零乱堆集,诸物杂陈,使得张元济蹙眉摇头。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固然不足取,但“金玉其内,败絮其外”似亦不足取。内容固然是主要的和核心的,但形式的呈现也应当有所讲究。1910年布鲁塞尔的世博会,我们可是诸物杂陈,胡乱堆砌,故张元济云,“欧洲市肆,凡百货物,陈设装潢,皆有专技。而赛会出品为尤精,盖兼心理学、审美学而运用之,非可以造次为也。”那时我们不懂陈设技术和艺术,致使美感大失,显得面目狰狞。在张元济看来,世博会不惟是展销商品的“集市庙会”,更是表彰国力,塑造形象的“舞台”;世博会展馆不是一个零乱琐杂,散乱无法的“杂货店”,而是一个有设计、有美感、有艺术的“精品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