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唐人故事(四)

2001-04-26 来源:光明日报 李春林 我有话说

新茶上市时节,想起茶圣陆羽。

陆羽是个弃婴,是智积禅师在水边发现并收养了他。这个原本无姓无名的孩子读书识字后,用《易经》占卜,得“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于是姓陆名羽字鸿渐。陆羽不愿削发为僧,逃出寺院,曾一度混迹于戏班之中,撰《谈笑》万言,被视为可与东方朔比肩的少年幽默大师。后又隐逸山林作逍遥游,两次坚辞入朝为官。他博学多能,有一事不尽其妙便觉惭愧,在诸多方面均有建树。按现在的说法和做法,陆羽头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桂冠,行状能登《名士传》,成就能入多种门类的文化艺术史,然而只因写了一部《茶经》,陆羽的形象终被定格在茶上。

《茶经》一出,茶事大盛。往下,茶普及民间,位列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往上,茶的品位、意境和情趣得到大大提升,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还在陆羽活着的时候,种茶的人、贩茶的人和饮茶的人就供奉他的陶瓷像。中国文化中有一股清雅之气是陆羽注入的。陆羽是“茶仙”、“茶神”、“茶圣”。世世代代,只要还有人品茶,陆羽就不会被忘记。

陆羽与茶,值得一说的,除了《茶经》外,还有《毁茶论》。走进茶圣的心灵世界,《茶经》和《毁茶论》是对开的两扇门。御史大夫李季卿喜欢饮茶,久闻陆羽大名,因此,在宣慰江南时,派人召请陆羽。陆羽身穿野服手持茶具而入。李季卿说:“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说得很不错。但茶事一毕,李季卿让下人赏给陆羽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钱,陆羽大觉羞耻,遂作《毁茶论》。

一个人在某一件事上的造诣出神入化,一定是他对这件事有至爱深情,一定是他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神圣感。陆羽能写出《茶经》,靠的就是这种至爱深情和神圣感;陆羽之所以写《毁茶论》,也就是因为那三十文钱玷污了这种至爱深情和神圣感。如果靠高超的茶艺搞表演赢名声,开茶馆赚利润,陆羽是写不出《茶经》当不了茶圣的。陆羽如此,其他人也不例外;茶艺如此,其他行当也不例外。

陆羽天纵其才,著述甚多,除了《茶经》三卷、《谈笑》万言外,另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十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潮州刺史记》一卷、《占梦》三卷等。然而流传下来并广为人知的,只有一部《茶经》。对此,《梁漫志》有一段评论:“人不可偏有所好,往往为所嗜好掩其他长。如陆鸿渐本唐之文人达士,特以好茶,人止称其能品泉别茶尔。”言下颇有惋惜之意。其实,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做一件大事去。天生陆羽,就是为着茶事而来的,陆羽写完《茶经》,就是做成一件大事而去。一生为墨客,万世作茶圣,没有什么可惋惜的。史海无涯,记忆有限。一个人要在人类的记忆中留下痕迹,多能中必须有专长,偏有所好未必是坏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