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年辉煌看交大

2001-05-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在古城西安碧波荡漾的兴庆宫公园对面,有一方透着105年历史、声名远播四方的治学之地,有一处被无数学子向往和倾心的学术殿堂,有一棵历尽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

大地的鹅黄嫩绿滋润着她虬龙似的根脉,岁月的风刀霜剑雕刻出她百年春秋的年轮,这颗璀璨的明珠就是西安交通大学。

翻开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那厚重的卷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史诗般的画卷。1896年,黄埔江畔的上海诞生了我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南洋公学,1921年南洋公学定名为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务院决定迁校。1956年夏,数千名交通大学的师生员工离开上海,交通大学的主体内迁西安,1959年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45年过去了,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它是国家“七五”、“八五”计划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院校,1999年又被国家确定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高等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的“211工程”建设于1995年初通过国家预审,1996年9月通过国家立项论证,1997年3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同意作为“211工程”建设院校,在“九五”期间进行建设。1997年6月开始,中央专项资金陆续到校,西安交大的“211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1997年国家计委在同意将西安交通大学作为“211工程”建设院校的批复中明确规定:西安交通大学“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世纪末,使西安交通大学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总体办学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专门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为到21世纪初叶把西安交通大学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西安交通大学制定出以重点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211工程”建设计划,其重点学科建设就是要重点建设大型能源设备关键技术、现代管理科学与工业系统工程、高性能电子功能与机械工程材料、现代机械制造基础与技术、生物信息工程与医学仪器、高分辨率及高清晰度彩色显示器件与技术等6个学科或学科群建设项目,使其成为我国高水平博士、硕士人才培养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重要基地;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是要建设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校园

计算机网、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等,以此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及现代化,改善教学公共服务基础条件,优化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运行环境;其基础设施建设是紧密围绕重点学科建设进行,主要任务是,新建工程馆(一期),续建绝缘与力学实验楼,形成相对集中和便于管理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以利于重点学科提高效率。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西安交大的“211工程”建设计划已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通过“211工程”建设,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中6个子项目建设均取得显著成就,重点学科水平继续保持在国内前列,一些非重点学科也得到了适当的发展,研究条件和环境上有所改善,有些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点学科的水平。重点学科建设不仅在整体上为一般学科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用上的方便条件,而且也为学校一般学科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从而带动了一般学科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学校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壮大的重要内容,在“211工程”建设中,西安交通大学始终把重点学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6个重点学科子项目的建设,20个左右的学科点直接受益。根据各子项目竣工验收专家组评议意见分析,有17个学科达到重点学科水平,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原有的1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11工程”建设中都得到了重点支持,建设效果相当显著。其中的热能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绝缘)、电机与电器(电器)等学科的水平,在总体上或在部分研究领域,进入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行列。而固体力学、材料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流体机械与流体动力工程、系统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管理工程等其它几个重点学科在国内继续保持在国内前列。除此以外,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及时合理地安排了建设预留费的使用范围,适当加大了列入各子项目的基础较好、有一定实力的非重点学科在经费上的投入力度,使它们能够比较快地在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和充实,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已经在一些学科方向和领域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达到或基本达到了重点学科水平。

通过重点建设,6个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内的学术梯队结构更趋合理。6个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中教师虽然总数下降了8.4%,从1996年的715人下降到2000年的655人,但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增加显著,从1996年的24.2%增加到2000年的47.3%;五年内,授予博士学位总人数894人,逐年不断增加,2000年为198人,比1996年的126人增加了57.1%;授予硕士学位总人数为1636人,2000年为391人,比1996年300人增加了30.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104.9%,从1996年的1010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20700万元。五年内,科研经费总数达22378万元,从1996年的3779.6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5199.8万元,增加了37.6%,;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检索的论文总数达2464篇,从1996年的406篇增加到2000年的471篇,增加了16%。

大型能源设备关键技术子项目是西安交通大学“211工程”建设最大的子项目,包括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工材料及电气绝缘)、电机与电器(电器)等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点和动力工程多相流、电工材料与电气绝缘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压缩机与流体机械工程研究中心。还覆盖制冷及低温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个准备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点。通过“211工程”建设,该子项目2000年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270万元,比1996年的3860万元增加了5410万元,增加值是1996年的1.40倍;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1996年的22%增加到42.5%;1996年到2000年期间,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增长,共授予博士学位275人,授予硕士学位553人;科研经费也在逐年稳步增长,由1996年的2046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2812万元,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2项。2000年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总数134篇,是1996年93篇的1.44倍。

现代管理科学与工业系统工程子项目由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两个重点学科、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组成。通过“211工程”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40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000万元,增加了1.5倍;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由1996年的29.5%增加到41%。五年期间,在研究生培养规模和授予学位人数上发展很快,共授博士学位138人,硕士学位361人;科研经费有了较大的增长,总数达到1685.2万元,1996年的科研经费只有219.6万元,而2000年的科研经费增加到476.7万元,增加了1.17倍;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8项,发表的论文中被SCI、EI、ISTP检索的共83篇。

高性能电子功能与机械工程材料子项目包括材料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固体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金属材料与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还覆盖了准备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点。该子项目自列为“211工程”建设以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302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4880万元,增加了61.6%;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由1996年的18.5%增加到50.8%;五年内,共授予博士学位191人,硕士学位327人,2000年授博士学位60人,是1996年授博士学位19人的3.16倍;2000年授硕士学位90人,是1996年授硕士学位50人的1.8倍;科研总经费达到3254.2万元,2000年科研经费数达到836.1万元,是1996年388.7万元的2.15倍;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3项,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有1008篇。

现代机械制造基础与技术子项目由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以及拟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两个学科点组成。自“211工程”建设以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113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2060万元,增加了82.3%;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由1996年的27%增加到2000年的56.6%;五年内共授予博士学位222人,硕士学位300人;科研经费总数2783.9万元;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1项,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共267篇。

生物信息工程与医学仪器子项目是单独由生物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点与相应的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子项目。自实施“211工程”以来,该子项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70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200万元,增加了71.4%;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数由1996年的28%增加到2000年的37%;五年内共授予博士学位45人,硕士学位40人;科研经费总数达685万元,增长幅度较大,从1996年的81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65万元,增长了1.04倍;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7项;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数也增加较快,共有158篇,2000年为44篇,是1996年21篇的2.1倍。

高分辨率与高清晰度彩色显示器件及技术子项目是在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子项目,覆盖物理电子学整个学科。自“211工程”建设以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104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2260万元,增加了1.17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由1996年的8.6%增加到2000年的33.3%;共授博士学位23人,从1996年的没有授予到2000年的11人;共授予硕士学位38人;科研经费总数达2265.9万元;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项;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共105篇,其中2000年30篇,是1996年13篇的3.5倍。

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西安交通大学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已经从1996年的7884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8000万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25.6%,获得国家级奖18项,根据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被三大检索工具检索的文章数,2000年为744篇,比1996年的448篇增加了296篇,增加幅度为66.1%;1999年到2000年共授权专利129项。

鉴于西安交通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中的成就显著,近五年来,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现代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陕西省批准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4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学校的科技开发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结合学校周边开发,建设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交大科技一条街,有6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有74个企业、机构入驻。1999年技工贸总收入22亿元,2000年技工贸总收入30亿元。交大科技一条街的建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工作。

由于“211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坚持贯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使重点学科以及以重点学科为基础的西安交通大学五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设备装备水平有了显著增强,不仅在原有研究方向上的仪器设备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还由于一些关键设备的添置,使新的研究方向得到发展。到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39934.7万元,比1996年的24430.7万元增加了63.5%,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增长速度上,是前所未有的。所增加的仪器设备,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通过“211工程”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在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上更加完善。建成了以面向本科生为主的五个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基本上满足了全校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的需要,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无论在实验设备上,还是在管理体制上都是比较先进的,为高质量地培养本科生创造了重要的条件;通过对信息科学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使困扰学校多年的发展新兴学科、培养新兴学科高层次人才,在实验研究条件方面的困难得到初步解决,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上也有了新的进展;校园计算机网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成,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水平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将学校的办学水平推上了新的高度,缩短了与国际上先进的高等学校之间的差距。

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校园计算机网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等四个子项目。在“211工程”建设中,西安交通大学完成了五个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他们是理科、语言、计算机、机械动力和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还完成了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教学实验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有特色的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和教学基地的基本建成,基本上满足了全校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的要求,它们在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为教学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提高本科生和部分硕士生的实验研究水平和能力创造了条件。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成,为西安交通大学有关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子项目建成了理科、语言、计算机、电工电子和机械动力等五个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基本上满足了学校本科生和部分硕士生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实验的需要。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整体教学与实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多数中心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全国高校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子项目是为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与通信三个新兴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创造更好条件而设立的子项目。通过“211工程”建设,这三个学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条件和培养环境上有了明显改善,为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这三个学科的建设,尤其是自动控制、信息与通信这两个学科在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努力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争取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水平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校园计算机网子项目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建成了国内首家采用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网,交换式快速以太网为二级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计算机网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与国际互联网接通,形成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所需的先进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校园计算机网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办公用的所有大楼,还覆盖全部研究生宿舍和绝大部分本科生宿舍。光缆进楼,交换机到楼层,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宿舍进房间。校园计算机网上提供因特网全部服务功能,建立了校园信息服务等多个服务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的建设于1999年12月通过专家组的竣工验收,两年多来,一直以良好的状态服务于全校教职员、研究生和本科生,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高校前列,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先进大学的水平。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子项目建立了先进的、以IBM F40和F50服务器为核心的、建立主服务器系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配备了两台帝捷特光塔盘,采用了IBM274高速交换网,引进了美国Innovative公司的图书馆应用软件INNOPAC,所采用的硬件和软件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实现了图书馆管理全面自动化,并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由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因特网、教育科研网相连,实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可对国内外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在网上发布各种科技、教学、图书情报信息,介绍国内外学科动向,开展用户立题、科技查新等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在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中也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建设面积达98694平方米。由于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任务的完成,使科研机构更趋集中,方便管理,部分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学生有了比较好的课外活动场所,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了;教职工的生活用房紧张状况有所缓解,部分教职工从学生生活区的搬离,也缓解了学生住房的紧张状况;长期困扰学校的水、电、暖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校园环境更加优美。

“211工程”建设为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几年来,重点学科建设的各子项目中,多项成果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各种奖励,其中学校主持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就有13项。透过这些奖励,不仅可以看到交大人在5年“211工程”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看到交大人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更能看到西安交通大学的美好明天。

数字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但有时候数字也是最能说明一切的。我们不妨将西安交通大学“211工程”建设以来获得的重要奖励罗列出来,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就能感受到西安交通大学在“211工程”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

1.JZR-V精密装配机器人视觉系统。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三相自动控温加热电缆。1996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3.高比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腐蚀铝箔。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4.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研究。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5.旋转机械转子-轴承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理论及运用研究。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1998年获国家进步三等奖。该项目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7.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及算法研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8.电弧等离子体与电极表面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9.脉管制冷机理论和结构的主要发展。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0.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1.机械设备现场动态分析与变工况监测诊断技术。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2.高清晰度彩色电视显像管。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3.快速成型制造若干关键技术及设备。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视提高教育质量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历来传统,在“211工程”建设中继续得到发扬光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的项目就有:

1.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实践。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探索与实践。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面向21世纪的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工程及计算机图学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铸就了百年的辉煌。如今西安交通大学拥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达到26000多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研究生5500多人,全校有54个本科专业,135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83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重点学科2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3个学科被列入国家“长江学者计划”。学校现有专职教师32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66人,正、副教授161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

“211工程”的建设为西安交通大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交大人也为自己制定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要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世界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到21世纪中叶,要把西安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我们相信,再经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必定会在西安这块孕育过周秦汉唐等文明的地方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一定会跻身世界著名大学之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