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赵本山和宋丹丹一同做一期“谈话”节目,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说:“昨天,在家准备一宿;今天,来了;明天,回去。”
这虽然是一个小品,但却真实地告诉我们:谈话节目好像真的没什么可谈了。
谈话节目发展到今天,基本上还是按照一个风格,我们可以称之为“东方时空风格”,即以崔永元、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等人为代表的“评述”风格来进行的,甚至连主持人的表情也都差不多。“崔派”平实一些,带点搞笑色彩;别人则以眉头紧锁、身体前倾、语调沉重为特征,倾诉的感觉特别浓。据说中央电视台里有一句话:“看见白岩松,就以为世界上又出大事了;看见崔永元,就知道原来世界上什么事都没有。”
中国人素有“听戏听角”的心理,于是角下有角,一蟹不如一蟹。什么事,办出了规格、水平之后,别人也一律照方抓药。你有焦点访谈,我就焦点追踪;你有玫瑰之约,我就浪漫九九;你有快乐大本营,我办欢乐总动员;你相约星期五,我相约红茶坊……搞得观众换了半天电视频道,好像还在看一个台的节目。似乎跑了很长的路,最终进了同一家饭馆的“分号”。
实事求是地说,“东方时空”的一班人马,原来确是创新的。崔、敬、白、水诸位,领了一时风气之先,而且其中几位近来也已经不再以老面孔示人,办新的栏目去了。可惜的是,他们的“后生”却还在“模仿秀”,还在没完没了地照一个思路办“谈话”节目。
其实,话是谈不完的,而且有不同的谈话方式。不一定非要办成嘉宾坐沙发,观众坐板凳,主持人站着的格局。至于话题,更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在说不出来的别硬抻,免得大家一起痛并难受着。
这些年来,电视节目总有这样那样的热,清宫热,武打热,言情热……谈话也算其中一热。但是高热之后必有体虚。我看编导、策划们还是先练练内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