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基础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基础教育特别报道》,将陆续报道部分省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
5月22日上午,南京市金陵中学,一堂特别的课程正在进行,台下坐着老师和记者,而台上宣讲的则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讲述的是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成果,题目有《家用电热水壶的自动保护方案》、《浅谈用电脑制作水墨画》、《“校园文学”现象的调查研究》等等。台下频频发问,台上从容对答,缜密细致的思考,很难相信出自这个年龄的学生。
这是记者近日在江苏采访时看到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变革正在江苏大地蓬勃兴起,在这场变革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为广阔。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对课程没有选择性:老师教什么学什么,学得快的同学吃不饱,学的慢的心理压力大,教师也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做到顾及全体学生。
为改变这种状况,南师附中率先实行了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改革。校长陆一鹏告诉记者,南师附中的分层次教学首先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6门学科展开。他们把政治、历史两门学科的教学分为A、B两个层次,其余四门学科的教学分出A、B、C三个层次。C层次的教学标准是现行大纲的合格要求,教学内容以统一教材为主,适当增加趣味性;B层次的标准是大纲的优秀要求,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A层次的教学要求不受现行大纲的限制,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论文和科技实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对课程进行选择。学生们在高一下学期开始选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在听取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基础上进行选择;每学期结束,学生可以根据考试情况作出新的选择;教师力量没有偏重,教C类班级的往往是教学经验更为丰富的教师。现在,江苏分层次教学的做法已经延伸到了初中和小学。
从1991年开始,江苏的普通高中就全面开设了选修课;1999年,他们又明确要求学校从“提高或拓展”、“兴趣或特长”、“计算机”三大类入手,进一步完善选修课程的建设;同时规定取消限选课,完全采用任选的方式,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张家港梁丰中学记者看到厚厚一大摞学生的选课原始档案。学校将每一门选修课的内容、目标等打印出来,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点菜”。本学期,梁丰中学又推出了一项选择措施: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由选听。
南京市金陵中学从1997年起,就在高三教改实验班中鼓励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撰写论文。去年春学期开始,他们在高一、高二年级全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每周两节,明确列入课表。
最初的“研究”以一个学期为单位,第一个月主要进行选题准备,学生们选择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最感兴趣的题目作为研究课题;接下来是两个月集中精力进行专题研究,方法包括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现场观察、小组讨论等;最后一个月进行专题研究总结,撰写论文,参加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
他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没有失败者,学生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而是学会综合所学知识、掌握和习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增加调查、动手、创新的能力。
校本课程建设是江苏课程改革的又一个热点。
校本课程对应于国家课程,是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自主开发实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适合本校师生个性特长的一种课程类型。
在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记者看到了一份《江苏省锡山市高级中学校本课程指南》,它依据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和学校育人目标、学生需要,提出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学会交往、合作;2、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3、具有自信和坚毅的品质;4、具有现代意识和技能;5、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闲暇技能。“阅读技能”“英语听力”等被列为限定选修类,任选课则分为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类、生活职业技能类四类,每一类又排出详细的科目。
课程菜单出来了,学生想学哪一门,同样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像中考、高考一样,学生填起了“任选类校本课程意向表”。而教师们则在考虑自己能够开什么课,向学校有关方面提出申请。
在教法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着明显区别。强调的是实践性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校本课程的师资聘定则呈现出充分的开放性。“国防科技”的课堂内,将军登上了讲台;“创业与成才”课,则邀请著名的校友、企业家主讲;学校食堂的厨师也开起了烹饪课……
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只是江苏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江苏省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社会和时代发展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当及时通过课程设计作出恰当应答,与时代共进,这才是课程改革的精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