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后蓬勃发展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高技术产业的兴起是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近50年来,世界科技园区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形态、独特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发展高技术产业最成功的模式之一。
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园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为指导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吴林海的新著《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论》(中国经济出版社)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科技园区的本质功能作了深层次的探索,提出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分析评价工具。
作者指出,集成创新是现代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客观要求。集成创新理论观的核心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集成创新理论观是全新的,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创新理论。这一理论观点为深入研究创新理论与考察指导创新实践、综合分析和考察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崭新视域。
作者认为,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不是某个企业、管理部门、研究单位、中介机构等单个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而是综合性的创新能力。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能力组合的概念,它由若干能力组合而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支撑创新能力这三元结构。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支撑创新能力要素是基础要素,制度创新能力是保障要素。
在集成创新理论观和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的指导下,作者系统运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科技园区的实际出发,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来展开,力求体现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二是具体指标的设置与选择,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性,力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层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作出全面评价;三是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度量和描述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而且还能对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估。同时,作者将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运用于我国52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提高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与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对国家有关部门对科技园区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对提高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范从来: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