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高速增长点、经济体制改革的体制创新点和对外开放中与世界经济的联结点。按照这样的要求,一个城市要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辐射和牵动作用,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努力提升在生产、流通、服务诸多方面的城能,才能再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
提升城市的生产功能,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生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目前,信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结构上存在着高能耗、高物耗工业比重过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等突出矛盾,这与新时期对中心城市生产功能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功能的战略转变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为此,一是要推进技术创新,实施产业升级。要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增加技术改造投资份额,提高技术改造起点,改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同时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进步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把握国内国际市场变动趋势,千方百计在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作文章,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积极组织好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营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产品结构。三是加快科技人员和企业家队伍建设。要注重选拔、培养一批高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企业厂长经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企业科研开发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四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的国际经济环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 态农业。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的转变。
提升城市的流通功能,实现从单纯重视商品流通向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流动并重的转变。健全的中心城市市场体系不单指各类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还包括与现代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生产要素市场。因此,当前要尽快扭转单纯重视商品流通、忽视生产要素流动的局面。要继续加快各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特别注重提高市场的质量,重视资产、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建成一批档次高、容量大、辐射广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要充分利用旧城改造的机遇,采取“零拆整建”方针,加速骨干商业企业集聚功能的发挥,形成龙头带动、联锁经营的商贸格局。要进一步加快生产要素体系建,加快规划和建设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其调节、吞吐、扩散功能,使市场结构日趋完备,功能日臻完善。同时,迅速改变目前的传统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加快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在企业组织形式、流通网络建设、经营方式、信息传递等各方面,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使要素流通过程实现高速度、低成本、大规模运行,提高流通效率。
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实现从注重自我发展向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对中心城市的生产功能、流通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要求不断培育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指为城市生产、流通及城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的总和。它是城市与区域经济高效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一要发展中介服务产业,积极培育咨询、经纪、会计、财务、法律、资产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各类市场交易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二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三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提升城市的创新功能,实现由单项改革突破向综合配套改革方向转变。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外贸体制、税收体制、投资体制、价格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尽快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二要在国企改革方面取得突破。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投资主体;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放活小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三要在结构调整上取得突破。集中资金,扶优扶强,上一批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组建一批企业集团。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所有制结构和与中心城市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四是在户籍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民进城就业和生活的制度障碍,逐步实现城乡户籍的统一管理,消除身份歧视,最终实现自由申报的户籍管理制度,消
除按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各种障碍。五要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突破。注重利用地方资源、劳动力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进行互惠互利合作,以资源换资金,以项目换技术,以存量换增量,加快经济外向型、国际化进程,逐步做到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作者系河南省信阳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