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在一个师范学院念数学,当时的我已是30多岁“高龄”了,开学的阳春三月,我看到了这样一本书:不起眼的小32开本,蓝皮上画着一个不太清晰的闹钟,还有几幅半抽象的生物图,书名是《奇特的一生》,苏联格拉宁著。书中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苏联生物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1972)献身科学一生的故事,重点讲述的不是他的精神而是他的“时间统计法”,也就是记录柳比歇夫做每一件事的时间利用,如何有效地保证了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后来,他的科研成果是惊人的:一生出版了70多部学术著作。他的“时间统计法”表现出一种自己安排时间而不受时间安排的主动精神,这对于我产生影响。
于是,我借用“时间统计法”,安排我自己的时间。当时,对于我们数学系的学生来说,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连一小时都不到,如何安排时间呢?我想到了柳比歇夫所说的“时间下脚料”,即各种零碎时间,像等车、等开会、排队以至不想听的会、不感兴趣的课等等,这时的时间都可以利用,于是无论做什么,我手头都带着一本书。
这样开发的结果,是每周的自由时间达到了16小时。
效果出乎我的想象:10个月里竟然读了98本小说,其他书籍53本,英文书1本,还翻译了半本俄文数论小册子等。初步的成功使我对时间统计法的信心大增,并产生这样一个梦想:用20—30年的时间,完成相当于柳比歇夫一半的学术著作——550万字!
1982年我毕业留校任教,我把每天的纯“自由学术时间”安排为4小时,这样每年就有1460小时的学术研究时间,后来我调到另一所高校,也坚持这样做。从此,我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电影、没有公园,但有书、有稿纸、有约稿信、有出版合同书,我理解了“没有比写作的痛苦更大的痛苦,也没有比写作的快乐更大的快乐”这话的真正含义。如今,我的纯学术时间累积已达26280小时,按计划应净出版5781 600字,年内,我出版著作的字数即达550万,另外,还有发表的论文87篇,总字数30万,完成了我的计划,实现了我的梦想。
下一步,我想再读一遍《奇特的一生》,也许,还会做一个新的梦!
20年前,我在一个师范学院念数学,当时的我已是30多岁“高龄”了,开学的阳春三月,我看到了这样一本书:不起眼的小32开本,蓝皮上画着一个不太清晰的闹钟,还有几幅半抽象的生物图,书名是《奇特的一生》,苏联格拉宁著。书中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苏联生物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1972)献身科学一生的故事,重点讲述的不是他的精神而是他的“时间统计法”,也就是记录柳比歇夫做每一件事的时间利用,如何有效地保证了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后来,他的科研成果是惊人的:一生出版了70多部学术著作。他的“时间统计法”表现出一种自己安排时间而不受时间安排的主动精神,这对于我产生影响。
于是,我借用“时间统计法”,安排我自己的时间。当时,对于我们数学系的学生来说,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连一小时都不到,如何安排时间呢?我想到了柳比歇夫所说的“时间下脚料”,即各种零碎时间,像等车、等开会、排队以至不想听的会、不感兴趣的课等等,这时的时间都可以利用,于是无论做什么,我手头都带着一本书。
这样开发的结果,是每周的自由时间达到了16小时。
效果出乎我的想象:10个月里竟然读了98本小说,其他书籍53本,英文书1本,还翻译了半本俄文数论小册子等。初步的成功使我对时间统计法的信心大增,并产生这样一个梦想:用20—30年的时间,完成相当于柳比歇夫一半的学术著作———550万字!
1982年我毕业留校任教,我把每天的纯“自由学术时间”安排为4小时,这样每年就有1460小时的学术研究时间,后来我调到另一所高校,也坚持这样做。从此,我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电影、没有公园,但有书、有稿纸、有约稿信、有出版合同书,我理解了“没有比写作的痛苦更大的痛苦,也没有比写作的快乐更大的快乐”这话的真正含义。如今,我的纯学术时间累积已达26280小时,按计划应净出版5781 600字,年内,我出版著作的字数即达550万,另外,还有发表的论文87篇,总字数30万,完成了我的计划,实现了我的梦想。
下一步,我想再读一遍《奇特的一生》,也许,还会做一个新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