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1939年8月出生,浙江镇海人,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
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进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后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六十年代曾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和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七十年代起从事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八十年代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卡与联想系列微机;近年来致力于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1988年和1992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出生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年代,从小就听父母讲述为了不当亡国奴而逃难致使骨肉离散的痛苦经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岁那年,上海解放了,我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脚步成长起来的。
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毕业后,我进入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当时中国的大学里还没有计算机专业,所以早期搞计算机的人都是由其他专业改行的。我到计算所后,有幸参加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这些科研成就包括以后陆续研制出来的计算机,确实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自己设计的计算机。
1981年8月,我作为访问研究员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接触到了当时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对于西方的市场经济、企业运作也开始有所了解。我的待遇在加拿大的科学家当中属于收入较高的档次,与国内的工资相比,相差有近百倍。我在加拿大的商店里看到的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都很低廉,当时真是百感交集:“中国制造”什么时候才能不与“简陋”、“低档”联系在一起呢?由此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科学家肩负的重任。所以在加拿大工作两年后就回国了,此后我选择了汉字系统作为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后来有人问我回国的得失,我说:我一直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让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上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我愿意为此而努力,其他的个人得失就在所不计了。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我才真正获得了实现梦想的历史机遇。回国后不久,适逢国家鼓励科技人员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1984年12月,我担任了新成立的计算技术研究所公司的总工程师。1985年6月,我们推出了适用于PC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经过在市场竞争中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成为了计算所公司的拳头产品,这也是联想品牌的由来。1988年,联想式汉字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联想集团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微机主板和扩展卡以及由此构成的联想微机,终于逐步打入了国际市场。我们多年来付出的心血终于得到了回报,在高技术产品上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记。1992年,联想微机再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今年3月,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的小组讨论会上,我重点谈了如何发展中国的IT核心技术的问题。5月在“国际科技周”上,我作为现代软件技术论坛的主持人,又深入讨论了发展中国的IT核心技术的话题。如何发展中国IT核心技术,关系到信息安全,也关系到产业的持续发展。当前中国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因特网带动了信息家电的发展,如手机、掌上电脑、PDA、机顶盒等,中国现有电脑约2000多万台,而手机用户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800多万,以这种趋势来看,信息家电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我的工作重心目前仍然是信息技术,仍然在为信息核心技术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现在的一个急迫的想法是,中国的科技人员如何才能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来和外国产品竞争,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几十年来,我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是中国人能用上自己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多年来的奋斗在不断地接近目标。今天,我虽然已经不能像当年参与创建联想时那样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了,但我愿意以自己的经验,借党为我们提供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支持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起来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本报记者王燕琦采访整理、素描作者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