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账”是上海俗语,就是日常开支流水。在第七展厅,记者见到了作为国家级文物保存的20本“豆腐账”。
“革博”文物征集组组长陈禹向记者介绍了“豆腐账”的征集过程。
2000年11月28日,上海《文汇报》发表文章,介绍上海国棉十九厂工人杨燕秀35年来坚持记录“豆腐账”,把每一笔柴米油盐都记录在案。杨燕秀一家生活的变化,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轨迹。做了14年文物征集工作的陈禹意识到这套“豆腐账”的历史价值,29号就赶到上海,辗转找到杨燕秀老人,请求她把账本捐给“革博”作永久收藏。
陈禹说,这是他从事文物征集以来最困难的一次。老人起初并不同意,她怕自己的家庭生活因此受到影响:本来是极平常的一件事,每个人都得过日子,每一家都有难念的经,把自家的账本放到博物馆里让大家看过来看过去,那多难为情。陈禹很有耐心,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前后往上海跑了五趟,老人终于被说服了,同意无偿捐出“豆腐账”,并向陈禹保证:以后再记的账本也归“革博”收藏。
这次展出的是杨燕秀1965、1980、1987和2000年的“豆腐账”。1965年的账本封皮上是一位双眼仰视45度的战斗英雄,那一年所有的支出都是柴米油盐,最小的开支只有两分钱;到了1980年,账本上出现了一笔天文数字:电视机456元;1987年,杨大妈家有了第一笔存款:1053元,那年,老两口头一次游北京,买了29元钱的胶卷;到了2000年,一辈子省吃俭用的杨大妈用1800元为自己过了70大寿,这一年的账本上还出现了龟鳖丸、铂金项链等物品的名字。
许多人围在玻璃展台边观看“豆腐账”,杨大妈的字写得很漂亮,从头到尾没有一笔潦草的账目。一位中年人感慨地说:我也记过流水账,过去的开支都很小气,一般不超过10元钱,记起来比较容易;现在每天开支的差距太大,从两块钱的车票到千儿八百的电器,记起来很麻烦。看来我们的生活确实大气多了。
陈禹告诉记者:杨燕秀老人今年71岁,身体健康,生活安定,但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一下子从地狱升到了天堂。她的退休工资不高,家里还有许多急着用钱的地方,经常为一点小事犯愁。这就是生活,谁的日子能过得十全十美心满意足不留一丝缺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