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前身为延安自然科学院。该校1946年离开延安,50多年来,她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办学传统始终未变。“九五”期间,学校荣获“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光荣称号,并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16项成果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今年5月学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验收。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带头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不仅坚持理论学习,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而且把自身建设自觉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
该校每年都要召开一次教代会,讨论审议学校重要规划和重大决策;在每一次组织生活会前,都要请纪委、党办、校办、组织部分别到院系召开座谈会,听取干部群众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原汁原味”在常委会上宣读。
校纪委书记张敬袖告诉记者,近几年,学校加快建设步伐,一些建设承包单位争取建设项目不走正道,将几万甚至十万元现金深更半夜送到校领导家里。对于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事,当事人要么严正拒绝要么全部上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誉校长王越教授外出参加专家评审会,主持单位赠送给他一台数码摄像机,他回到学校后主动上交纪委。一次,一个考生家长把2万元现金藏在一位校领导办公室的沙发背后,他发现后立即要求对方把钱拿走。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使用。现有的院、系、部、处级领导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时,多数人刚三十出头,并且个个都是青年教师中德才兼备的佼佼者。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杨树兴解释这一现象说:这是老党员、老教授“传帮带”的结果,也是延安精神能够在理工大学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3年前后,机电工程学院教师队伍出现断层。老党员、老教授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待年轻人“翅膀”长硬后,主动把重要专业技术职务交给他们担任。
1996年前后,该校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生活条件相当困难,不少人的住房只有十几平方米,到手的科研项目全是小项目。院长、博士生导师孙逢春说,在老党员、老教授的帮助下,这些年轻人全部留在了学校工作,如今,他们都已成为独挡一面的专家,有的甚至是负责国家重点工程的总设计师。
高世桥教授1995年在德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到抚育他成长的老师身边后,欣然挑起博士生导师、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课题负责人、学校财务处长三副重担。在圆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他对财务管理体制大胆进行改革,建立起核算、结算“两个中心”及“小康平台体系”,同时,列出教学成本核算等十几个项目,进行研究,促使各院系交出闲置用房1000平方米,电话开支减少120万元,学校每年增收3000万元。
该校新生进入学校,即置身于延安精神的熏陶之中。
在校史展厅内,学生可以看到革命前辈用过的讲义、笔记本、草鞋;在专业课课堂上,可以听到“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教诲;在与延安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可以实地体验什么是延安精神;在党校、共产主义学习实践会、邓小平理论学习会、党章学习小组,可以学到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的革命道理。该校学生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已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可以自由择业,不少三资企业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敞开大门欢迎。但北京理工大学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应届毕业生主动报名到国防科研院所和企业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仍是他们的心声。
一个月前,北京的三四个科研单位都想要工程力学系应届毕业生钱志峰,到学校挑选人才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军官也选中了他。“中心”与北京相比,不仅个人收入要少一大截,而且,不能照料父母。面对实际困难,他毅然选择了坚决服从国家需要:“我刚入党,作为党员,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年仅19岁的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程天红表示:“我来自农村,将来还回到农村,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父老探索致富道路。”